英美研制四千度超高温陶瓷
2017-01-04 11:15 来源:东方网 编辑:矿材网

http://01.imgmini.eastday.com/mobile/20161230/20161230175900_b63aba65b2b7c4e498333ccbda2c8c12_1.jpeg

 航天飞机大量应用超高温陶瓷

  根据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院翻译发布的新闻,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在最近研究成功了以碳化钽和碳化铪为主要成分的耐热陶瓷材料,其最高承受温度可以达到4000摄氏度,超越任何现有耐高温材料。

http://01.imgmini.eastday.com/mobile/20161230/20161230175900_b63aba65b2b7c4e498333ccbda2c8c12_2.jpeg

http://01.imgmini.eastday.com/mobile/20161230/20161230175900_b63aba65b2b7c4e498333ccbda2c8c12_3.jpeg

碳化钽

  由于这种新材料的耐受温度极限远超以往,在目前来看,最适合这两种材料发挥所长的地方,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和空天飞机一类的产品上;特别是在这些飞行器的鼻锥和机身、机翼前缘等与空气摩擦最为剧烈、压力最高的地方。

  值得强调的是,这类“陶瓷”在英文中属于“ceramics”范畴,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统称,和中国传统文化、生活意义上的“陶瓷/china”有非常大的区别,是基于近现代化学理论和工业体系下的产物,不能直接等同。

  超高温陶瓷一般是指在超过1800度以上温度仍然能保持良好稳定性能的陶瓷材料。而目前经常被提到的高温陶瓷,比如被应用在f22战斗机尾喷管矢量上的碳化硅陶瓷,并不属于这一范畴——这类材料的使用极限在1600度左右。


http://01.imgmini.eastday.com/mobile/20161230/20161230175900_b63aba65b2b7c4e498333ccbda2c8c12_5.gif

f22两元矢量喷口的陶瓷板依旧不能算超高温陶瓷

  现代超高温陶瓷的研究,最早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由美国空军支持下展开;当时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硼化物材料——硼化锆和硼化铪。在高熔点化合物中,通常来说碳化物的熔点最高,其次就是硼化物,超高温陶瓷也多是这两类成分,此外还包括一些氮化物。

http://01.imgmini.eastday.com/mobile/20161230/20161230175900_b63aba65b2b7c4e498333ccbda2c8c12_6.jpeg

 超高温陶瓷最早是针对洲际弹道导弹开发

  美国空军对于超高温陶瓷的研究,最早是基于弹道导弹等方面的需要;比如民兵iii导弹在进行23分钟高速飞行以后,防热层的温度会达到2730度。传统上弹头设计可以通过烧蚀材料的熔解、蒸发等现象,带走大量的热量实现降温。

  但是这样做不可避免要破坏弹头的气动外形,而且使导弹的弹头很难采用尖锐、薄削的气动外形设计,有效减低阻力并增大升力利用效率。如果有优秀的超高温陶瓷材料,则可以使导弹在射程、精度、突防控制能力等方面获得极大的性能提升。

http://01.imgmini.eastday.com/mobile/20161230/20161230175900_b63aba65b2b7c4e498333ccbda2c8c12_7.jpeg

 在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nasa ames实验室也开始跟进研究。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因为左侧机翼耐热材料裂纹,导致空中解体爆炸以后;nasa 又迅速启动了新一代的超高温陶瓷研究工作,要求熔点达到3000度以上。我国对超高温陶瓷材料的跟踪研究还是比较早的,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但是由于投入和科研工业基础能力所限,目前和美英等国相比差距仍然很大。

 比如仅以高温力学性能测试上的局限性来说,至少以2014年的专业论文中披露的情况看,国内目前普遍测试极限只能做到2500度,2700度和以上尚处于空白、组织力量攻关的阶段。换句话说,目前英美最新一代的超高温陶瓷材料即使是进入国内,国内都没有足够的能力手段对材料性能进行摸底。

 高超声速飞行器是未来突防能力的核心发展方向之一,而超高温陶瓷材料对于高超声速飞行器有着不可取代的意义;缩小在这一领域的材料差距水平,对于中国正变得越来越紧迫。

上一篇:亚洲首位!中国科学家获“地理学诺贝尔奖”

下一篇:2016,水泥行业这些大事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