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建陶市场最值得期待的产品是什么?恐怕还是陶瓷大板。
陶瓷大板经过几年的市场培育,目前已逐渐成熟,在成为诸多品牌标配产品之后,从原来的厂商噱头、实力体现,已转化为企业实实在在的销售力,而且其市场份额正迅速攀升。
如果说2017、2018年是陶瓷大板的萌芽期、培育期和推广期,那么2019年,对于陶瓷大板而言,极有可能进入快速增长期,2019年将是其销售份额快速攀升的一年。
从陶瓷大板的生产装备来看,过去两年,诺贝尔、金牌亚洲、新明珠等企业先后引进意大利全套自动化大板生产线,使陶瓷大板的生产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而作为国内陶瓷大板的奠基者和开拓者,蒙娜丽莎则一直坚持自主创新,并优先采用国产关键设备,从国内首台10000吨压机到16800吨压机再到2019年即将投入生产的国内首台最大吨位36000吨压机,通过自主创新,陶瓷大板在压制成型、喷墨打印、窑炉、抛光、打包、搬运等方面都形成了相对成熟完整的配套装备。
过去,一片1200×2400×20mm的大板,其分选、打包、入库等都要靠人力搬运,现在,其配套的专业设备、机器人已逐步完善,陶瓷大板在生产方面已完全成熟,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加入到陶瓷大板的生产与销售当中,而且其规格不断创下新的纪录,推动中国陶瓷大板生产迈上新的台阶。 从陶瓷大板的销售层面来看,经过两年左右时间的探索,已初步掌握了大板的销售流程和体系,包括仓储、搬运、设计、施工、售后服务等。 过去曾经有经销商,好几个人抬着一片大板,从电梯送货给客户,现在经销商已逐步积累了经验,对不超过1200×2400mm规格的大板在销售施工方面已相当有经验,没有太大的困难和压力,形成了专业的施工方法、施工手册和培训体系。 从陶瓷大板的消费需求来看,同质化的瓷砖产品更容易让消费者选择陶瓷大板,由于其规格大,在空间装修风格的表现方面更加出色,可以1:1还原天然石材的图案和纹理,可以放大,也可以缩小。 相比传统规格的瓷砖,陶瓷大板差异化更强,更能体现空间的品位和档次,因而会受到高端群体的喜爱,同时让消费者、设计师多了一种选择的可能。更为可贵的是陶瓷大板的空间整体感强,这是传统瓷砖所无法比拟的。 从陶瓷大板的产品系列来看,规格多样且不断创新,无论是瓷砖还是大板,都在逐渐变大。从600×1200mm、750×1500mm的中板,到900×1800mm、1500×1500mm、1200×2400mm、1600×3200mm的大板,甚至更大规格都在不断涌现当中。 其品类有仿天然石材、木纹、布纹,既有一石多面的通体大理石瓷板,也有现代仿古板、水泥板、纯色板等,布粒、模具、干粒、喷墨打印等全新工艺技术应用成熟,产品性能优越,品质优良,不受应用空间的限制。 此外,目前传统规格的瓷砖同质化极其严重,可讲的故事和卖点少之又少,而陶瓷大板则会有很多故事可讲,并成为陶瓷产品结构优化当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2019年的陶瓷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无论是厂家还是经销商,唯一能够拿得出手的高端产品、差异化产品,非陶瓷大板莫属。 在传统瓷砖领域,通过花色的创新已很难拉开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很难跳出价格战的泥潭,而通过装备升级、规格升级、设计升级,则难以让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跟风模仿。 陶瓷大板将会成为2019年厂商重点推广的新产品和新的利润增长点,在厂商、设计师、开发商等各方的大力推广下,陶瓷大板的市场份额将会快速攀升,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曾经,大理石瓷砖作为一个全新的瓷砖品类,与抛光砖展开激烈的市场争夺,最终,大理石瓷砖成为行业的主导产品,其份额一步步扩大,而抛光砖却日渐势微。 伴随着陶瓷大板生产体系、销售体系、配套体系、施工体系的日趋成熟和完善,陶瓷大板必将成为未来重要的瓷砖消费品类,成为陶瓷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的新生力量。 但是,一条陶瓷大板生产线动辄过亿元的投资,也让诸多中小企业和品牌难以逾越,而且其生产、储运、物流、设计、施工都有别于传统瓷砖,建立此套系统同样代价高昂。因此,大部分中小企业面对陶瓷大板的市场风口都选择了OEM的生产方式,无论是国内、意大利、印度都有大板生产线为国内企业贴牌。 随着大板生产与销售体系的不断成熟完善、成本进一步降低,大板将会成为陶瓷市场未来的主流产品之一。 2019,陶瓷大板将会有更加精彩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