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备用!中国最全最新综合地层时间框架震撼发布
2019-02-12 10:56 来源:矿材网 编辑:矿材网

2.jpg
3.jpg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沈树忠院士、戎嘉余院士主编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专辑《中国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正式出版。两位院士表示,这是对本世纪以来中国地层学研究进展的一次综合性整理和总结,专辑中发布的中国高精度综合地层框架,无论是对全球或区域地层的深化研究,还是各省区开展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工作,以及在相对精准的时间尺度上开展生物演化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第四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


图 1 中国第四系综合地层年代框架

img134.jpg

(a) 国际第四纪地层表(Pillans和Gibbard, 2012); (b) 地磁极性年表(Hilgen等, 2012; Singer, 2014; Singer等, 2014); (c) 中国南海ODP1143站底栖 有孔虫的氧同位素序列(Tian等, 2002), 右侧数字为氧同位素阶段; (d) 中国黄土-古土壤序列时间标尺(Chiloparts) (Ding等, 2002), 右侧的L和S 分别表示黄土层和古土壤层; (e) 0.64Ma以来中国南方石笋氧同位素序列集成曲线 (Cheng等, 2016); (f) 中国第四纪地层表(全国地层委员会, 2017)


图 2 中国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分布、年代序列及对比

img167.jpg


图 3 中国第四纪陆相地层对比框架

img185.jpg


表 1 中国北方第四纪动物群化石地点及其年代

image.png


表 2 中国南方第四纪动物群化石地点及其年代 

image.png


中国新近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

图 1 青海西宁盆地谢家地点地层综合剖面

img171.jpg


图 2 山西保德地区冀家沟地点地层综合剖面

img257.jpg



img296.jpg


图 3 中国陆相新近纪地层及哺乳动物群的分布和对比

img302.jpg


中国古近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


图 1 中国古近纪哺乳动物期划分沿革

img189.jpg


图 2 中国古近系年代地层划分沿革

img224.jpg


图 4 中国主要地点陆相古近系对比

img577.jpg


中国白垩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 


图 1 白垩纪国际地层划分与对比

img143.jpg


图 2 中国白垩纪地层区划和沉积示意图

img219.jpg


图3中国白垩纪综合年代地层框架

img341.jpg


图 4 松科1井晚白垩世多重年代地层划分及其与国际年代地层的对比

img479.jpg


图5 东北地层大区早白垩世生物地层序列

img490.jpg


图6 东北地层大区晚白垩世生物地层序列

img497.jpg


图 7 新藏特提斯地层大区白垩纪地层划分对比

img702.jpg


图 8 东北地层大区地层划分与对比

img723.jpg


图9 华北地层大区和东南地层大区白垩纪地层划分与对比

img773.jpg


图10西北、西南和中南地层大区白垩纪地层划分与对比

img829.jpg


图11 中国白垩纪地层划分与对比表

img904.jpg


中国侏罗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


图 1 中国侏罗系沉积和构造总体特征

img131.jpg


图2 中国侏罗系代表性陆相盆地地层对比

img246.jpg


图3中国侏罗纪主要生物组合带

img423.jpg


图 4 燕辽地区燕山运动和燕辽生物群的关系及构造背景

img428.jpg


图 5 中国地层表(2014)侏罗系陆相阶(a)和本文侏罗系陆相阶的对比(b)

img719.jpg


中国三叠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


表 1 三叠纪年代地层序列及界线划分标志

img153.jpg


图 1 浙江长兴山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处地层和事件序列 

img190.jpg


图 2 中国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划分和对比图

img217.jpg


图 3 安徽巢湖平顶山西剖面印度阶-奥伦尼克阶界线附近地层及主要生物-环境事件 

img236.jpg


表 2 中国海相三叠纪生物地层序列框架

img420.jpg


图 4 三叠纪陆生脊椎动物时划分及其年代对比

img466.jpg


表 3 中国陆相三叠纪生物地层序列框架

img496.jpg


图 5 中国三叠纪磁性地层和化学地层综合框架

img538.jpg


图 6 中国各大区域三叠纪岩石地层对比框架

img614.jpg


中国二叠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



图 1 中国二叠系划分历史沿革及其与国际二叠系方案的对比

img204.jpg


图 2 二叠纪高精度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

img257.jpg


图3 二叠纪菊石、腕足和珊瑚类生物地层框架

img369.jpg


图 4 二叠纪δ13Ccarb、δ18Oapatite87Sr/86Sr比值变化趋势

img639.jpg


图 5 中国个主要地块二叠系划分与对比

img678.jpg


图 6 二叠纪主要地质和生物事件时间表

img816.jpg


中国石炭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


图1 国际上主要地区的石炭纪年代地层划分和对比

img203.jpg


图2 中国石炭纪牙形刺生物地层及洲际对比

img215.jpg


图 3 西欧与中国密西西比亚纪有孔虫及四射珊瑚生物带对比

img268.jpg


图4 中国石炭纪生物地层对比框架 

img284.jpg


图 5 中国石炭纪生物和地质事件及化学地层 

img372.jpg


图6 中国石炭纪岩石地层分区及对比

img423.jpg


中国泥盆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


表 1 国际与中国泥盆纪年代地层单位对比表

img207.jpg


表 2 中国泥盆纪年代地层单位划分沿革

img226.jpg


图1 中国泥盆纪年代地层和浮游相生物地层

img248.jpg


图 2 中国泥盆纪浅海相与非海相生物地层

img261.jpg


图 3 中国泥盆纪事件地层、锶同位素地层和碳同位素地层对比表

img273.jpg


图4 中国泥盆纪主要生物古地理区和地层区对比

img504.jpg


图5 中国泥盆系构造-地层分区

img563.jpg


中国志留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


图 1 不同时期国际年代地层表的对比

img220.jpg


图 2 中国主要板块位置图

img262.jpg


图3 中国主要板块志留系划分和对比图

img282.jpg


图4 中国志留纪年代地层和主要生物带划分对比

img303.jpg


图 5 华南志留系兰多维列统黑色页岩与笔石分带对比

img410.jpg


图 6 中国主要块体志留系海相碎屑红层的划分和对比

img443.jpg


图 7 扬子区志留纪晚期地层划分和对比

img516.jpg


图8 志留纪扬子区不同上升运动分布和对比图

img546.jpg


图 9 国际和川西盐边温洛克统、滇东曲靖罗德洛统-普里道利统δ13Ccarb变化曲线对比

img561.jpg


中国奥陶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


图 1 当前奥陶纪年代地层划分的国际标准与传统的英国方案

img140.jpg


图 2 中国奥陶系年代地层划分对比沿革表

img199.jpg


图3 中国奥陶系综合地层对比与全球性地质事件

img254.jpg


图4 中国和北美奥陶系底界主要剖面的化石延限及对比关系

img326.jpg


图5 中国主要块体奥陶系的对比

img400.jpg


图 6 奥陶系各个阶的时限及其比较

img587.jpg


中国寒武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


图 1 国际寒武纪年代地层和时间框架历史沿革

img186.jpg


图 2 国际寒武纪年代地层、时间框架和生物事件

img197.jpg


图 3 中国寒武纪年代地层和时间框架历史沿革

img589.jpg


图 4 华南寒武纪地层表和时间框架

img741.jpg


图 5 华北寒武纪地层表与时间框架

img815.jpg


图 6 塔里木寒武纪地层表

img854.jpg


中国埃迪卡拉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


表1 埃迪卡拉系建立和沿革表

img177.jpg


表2 中国埃迪卡拉系建立和划分沿革表

img212.jpg


图1 鄂西黄陵背斜地区西部(庙河)和中东部(九龙湾)埃 迪卡拉系陡山沱组上部和灯影组下部地层划分对比方案

img260.jpg


图2 华南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代表性化石

img299.jpg

(a)Calyptrinastriata, 湖北秭归庙河; (b)Eoandromedaoctobrachiata, 贵州江口桃映; (c)Lantianellalaevis, 安徽休宁蓝田;(d)Doushantuophyton cometa, 安徽休宁蓝田; (e) Hocosphaeridium dilatatum, 湖北宜昌樟村坪; (f) (e)的局部放大, 示钩状突起; (g) Tianzhushania spinosa, 湖北宜昌晓 峰河; (h) Mengeosphaera chadianensis, 贵州瓮安; (i) Megasphaera sp., 贵州瓮安. 比例尺: (a)~(d) 5mm; (e) 50μm; (f) 10μm; (g)~(i) 100μm


图3 华南埃迪卡拉系灯影组代表性化石

img316.jpg

(a) Cloudina sinensis, 陕西宁强; (b) Conotubushemiannulatus, 陕西宁强; (c) Shaanxilithes ningqiangensis, 贵州清镇; (d) Wutubus annularis, 湖北 宜昌; (e) Rangea schneiderhoehni, 湖北宜昌; (f) Hiemalora pleiomorpha, 湖北宜昌; (g) Charniodiscus sp., 湖北宜昌; (h) 遗迹化石, 湖北宜昌. 

比例尺: (a) 1mm; (b)、(e)、 (f) 1cm; (c)、(d)、(g)、(h) 2cm


图4 华南埃迪卡拉纪生物地层、碳同位素化学地层、古气候事件、放射性同位素年龄及中国埃迪卡拉系划分方案

img334.jpg


图5 华南、华北和塔里木板块埃迪卡拉系综合地层对比

img369.jpg

上一篇:地勘单位改革难?改革开放前沿建材广东总队有成功范本!

下一篇:讲清楚了!地质年代命名竟是这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