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回忆起过去的地质生活,最先跳出来回响在耳边的就是“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的歌声。
曾几何时,这首《勘探队员之歌》激励着我们战严寒,斗酷暑,风餐露宿,四海为家,为祖国的地勘事业献出了青春和热血。
每当听到这首歌,心中总会升起无名的触动,眼前就会浮现出地质工作者攀援在崇山峻岭间,穿行在大河峡谷中的画面。它真实地描绘了我们的生活、工作与环境,抒发了我们的情怀、意志和执著的追求,激励了几代地质工作者为祖国的建设而光荣献身。
歌词全文如下: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
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
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
背起了我们的行装,攀上了层层的山峰,
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丰富的矿藏。
是那天上的星,为我们点上了明灯。
是那林中的鸟,向我们报告了黎明。
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
背起了我们的行装,攀上了层层的山峰,
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丰富的矿藏。
是那条条的河,汇成了波涛的大海,
把我们无穷的智慧,献给祖国人民。
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
背起了我们的行装,攀上了层层的山峰,
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丰富的矿藏。
《勘探队员之歌》由佟志贤作词,晓河作曲,创作于1953年,是电影《年轻的一代》主题曲,后来被选为中国地质大学校歌。歌其事,寄其想,抒其情,旋律起伏跳跃而又朝气蓬勃、豪迈奔放而又舒展悠扬,表现五、六十年代创业者的精神状态。
50多年来,《勘探队员之歌》在地质工作者、野外作业者和青年学生中传唱不衰,激励不少热血青年到边疆去,到艰苦的地方去,攀登他们生命的高峰。
50多年来,《勘探队之歌》唱遍了神州大地的山山水水,无论是雪域高原、戈壁荒滩,还是大河小溪、高山峡谷,地质工作者的脚步走到哪里,歌声就响到哪里。
50多年来,地质工作者唱着它为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查明矿产资源储量150多种,查明地下水资源量,保证了成千上万座水坝,几万公里铁路、高速公路、一批石油、核能、冶金、化工等重点建设项目的建设,为农田水利灌溉、人畜饮水、高氟地区和地方病高发地区饮用水提供技术支持。
晓河是杰出的军旅作曲家,而且还是工农大众的歌手。他写下许多名曲,如《刺刀歌》、《军民团结向前进》、《三杯美酒敬亲人》、《风雷之歌》、《独立之歌》、《一定要把胜利的旗帜插到台湾》等。因其成就辉煌被授予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地质矿产部首届地质文学宝石奖。他还谱写了非洲几内亚比绍共和国和佛得角共和国的《国歌》,在中国作曲家中,为外国谱写《国歌》的人只有晓河,这在世界音乐史上也是很罕见的。
《勘探队员之歌》在地质队里人人喜欢,个个会唱。但是,说实在的,在平常生活中我们极少唱它,而每次唱它的场景却都是刻骨铭心的,笼罩在一片苦涩而壮美的情调之中,感受到一种说不清的崇高美。
1969年春节,处在文化大革命中,“斗批改”热火朝天。春节不放假,继续闹革命。设计院组织一场新年联欢晚会,当然都是语录歌、对口词、样板戏唱段之类的节目。最后一个节目是地质队合唱《大海航行靠舵手》。一曲唱完,意犹未尽。“再来一个要不要?”,“地质队,来一个”,台下掌声雷动。怎么办?几个人一合计,说上就上,哗啦啦再上台几十上百号人,黑压压站了四分之一的膳厅,唱的就是《勘探队员之歌》。因为人人会唱,用不着练习,虽然一没有指挥,二没有伴奏,却唱得气壮山河,全场惊讶,满堂喝采,许多人被气氛所感染也跟着唱起来。
1971年暮秋,在屏南棠口溪旺坑坝址作业时遇到大雨,无处可躲。我们几个人只好站直了,将背贴在岩壁上,让头顶上伸出的巉岩杂草当“帽子”,稍避风雨,但不久也被打得浑身湿透滴水,又冷又饿,直打哆嗦。此刻,不知是谁先哼出:“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大家闻声共鸣,跟着都唱起来,一遍又一遍,歌词都乱套了,却越唱越大声。天黑了,雨不停,只好冒雨回家,边烤火边烘衣裤,抽了好多烟,喝了不少酒,第二天有好几个人发烧病倒、爬不起床。下图为屏南棠口溪峡谷。
1973年春天第一场洪水,我们在福鼎南溪峡谷作业时不幸翻船,2人泅水脱险、2人落水遇难。为战友送行的那天,乌云密布,哀乐低回,家属泣不成声,用什么都无论如何也表达不了我们的悲伤。此时,队伍中有人低声哼起:“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丰富的矿藏.....”,一下子触发大家不约而同地跟着哼起这首“我们的歌”。下图为南溪水库纪念碑。
《勘探队员之歌》,你是我们的行业歌、队歌、工作歌、生活歌、抒情歌。我曾经是一名光荣的地质勘探队员,你一直陪伴着我几十年。
你见证:我们为了祖国的水利水电事业,常年工作在野外;踏遍名山大川,攀援悬崖峭壁;远离城市的繁华喧嚣,舍弃亲人的人情天伦;忍受着寒冷与饥饿,坚守着清贫与孤独。
你见证:峡谷,是我们艰难跋涉的履痕;旷野,是我们报效祖国的胸怀。朔风抽动着小树与我们的衣袖,夕阳映照我们的脸和吊在柴火上的铝锅;钻塔下飘浮出的是热腾腾的诱惑,竹蓬里拥挤着的是低沉沉的倦眠。
这就是真实的地质勘探队员之歌,这就是我们火热的青春,我们的无悔人生。
文章来源:芗子的博客,感谢作者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