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中国十大地理新发现
2019-01-17 08:51 来源:大地理馆 编辑:矿材网

回顾二零一八年,地理领域发生了什么变化?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现实中你接触的热点事件和新闻报道,哪些与地理关联密切?大地理馆策划和制作了2018年度「中国十大地理发现」。


首个「年度十大中国地理榜




01  第二次青藏科考首阶段成果


|发现者|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等科学考察团队

|发布日期| 2018年9月5日

|发表方式| 拉萨,新闻发布会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独特的地质、地理和生态单元,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和地球第三极。从2017年8月19日开始,我国正式启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简称「第二次青藏科考,距离上世纪50年代初启动的第一次青藏科考,已经过去了近50年。此次科考由60多个科考分队参与,涉及5大综合考察区域。


2018年9月5日,科考团队在拉萨发布的首期成果:揭开喜马拉雅造山带差异隆升历史,提出“走出西藏”和“高原枢纽”共存的生物演化模式;二是发现气候变暖变湿引起亚洲水塔的加速液化和失衡,并伴生新灾巨灾频发;三是发现青藏高原暖湿化伴生生态系统趋好和潜在风险增加;四是提出色林错国家公园建设科学方案及第三极国家公园群建设建议。


|青藏高原拦截水汽示意图|

图源: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官网


02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发布


|发现者|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等机构策划出版

|发布日期| 2018年2月28日

|发表方式| 北京,新闻发布会


2018年2月28日,由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等机构策划出版《中国地理国情蓝皮书(2017版)》在北京发布。这是我国首次以蓝皮书形式对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进行出版。


国务院决定于2013年至2015年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普查对象是我国陆地国土范围内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 蓝皮书以普查数据成果为支撑,内容涉及资源、生态、社会、经济等,分析单元涵盖省域、城市、城乡、地理网格、地形单元,从地理空间角度准确直观反映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空间分布、空间关系和地域差异。


|《中国地理国情蓝皮书(2017版)》中的地图|



03 中国被子植物区系进化历史研究新进展


|发现者|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陈之端研究组等团队

|发布日期| 2018年2月2日

|发表方式| 学术期刊Nature,在线发表


中国是全球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植物区系的系统发育演化历史一直是全世界学者极为关注的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陈之端研究组与南京林业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和澳大利亚国家标本馆的科研人员开展合作,通过重建中国被子植物的系统发育树和时间树,结合物种分布数据,揭示了中国被子植物系统发育多样性形成的时空格局。


2018年2月2日,该成果正式发表。研究发现:从空间上看,中国东部和西部植物的分化格局存在显著差异:东部的被子植物属平均分化时间较早,系统发育离散,系统发育多样性较高;而西部的植物属则正好相反;中国西部是许多草本植物的分化中心,3000万年以来,草本植物属分化的比例远远高于木本植物属;中国东部是草本植物的“博物馆”,对木本植物则兼具“博物馆”和“摇篮”的作用。

在线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ature25485

04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发现我国最新气候变化趋势


|发现者|  中国气象局

|发布日期| 2018年4月3日

|发表方式| 北京,新闻发布


中国气象局于2018年4月3日发布2018年《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公布了中国、亚洲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新监测信息。


该书内容显示,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2017年是全球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第二暖年份。1951至2017年,中国北方增温速率明显大于南方地区,西部地区大于东部。1961年至2017年,中国平均年降水量无明显增减趋势,但极端强降水事件呈增多趋势;21世纪初以来,华北、华南和西北地区的平均年降水量波动上升,而东北和华东地区的降水量年际波动幅度增大。


|气象卫星(FY-3B)监测2017年中国归一化植被指数|



05 西藏尼阿底遗址发现人类4万年前登上青藏高原


|发现者|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课题组

|发布日期| 2018年11月30日

|发表方式| 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


2011年以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课题组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合作,经过多年的调查、发掘与研究,在藏北羌塘高原发现一处具有原生地层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尼阿底,证实古人在距今4至3万年前已踏足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区留下了清晰、坚实的足迹


尼阿底遗址海拔4600米,是迄今青藏高原最早、世界范围内最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刷新了学术界和大众对青藏高原人类生存历史、古人类适应高海拔极端环境能力的认识,是目前世界上史前人类在高海拔地区生活的最高记录。此前人类活动的最高遗迹发现于安第斯高原的Cuncaicha 岩厦遗址,海拔4480 米,年代为约1.2万年。



高星、张晓凌博士带领的科研团队近八年里八上高原,于2018年11月30日在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尼阿底遗址的重大考古发现及其研究成果。


在线文章链接: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2/6418/1049 



06 陕西石峁遗址2018年考古新成果


|发现者|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石峁遗址考古队

|发布日期| 2018年12月

|发表方式| 西安,新闻发布


陕西省神木市石峁遗址是龙山文化期遗址,于2011年横空出世——今天看来并不宜居的陕北高原,居然成为华夏文明早期一处宏大的古城遗址。2018年12月底,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石峁遗址2018年考古工作重大发现:在核心区域皇城台的大台基南护墙区域发现30余件精美的石雕,体现出成熟的艺术构思和精湛的雕刻技艺。


这30余件石雕集中出土于大台基南护墙墙体的倒塌石块内,有一些镶嵌在南护墙上。考古专家研究认为,石雕是中国史前文明中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因素,甚至商周青铜礼器的艺术构思和纹饰风格;与中国西北甚至中亚地区草原石像存在某种关联,或为4000多年前欧亚文明东西交融互动的体现。




07 澜沧江形成年代和驱动机制研究新进展


|发现者|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聂军胜课题组

|发布日期| 2018年10月16日

|发表方式| Nature Geo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


澜沧江是世界十大河流之一,发源于我国青海省,澜沧江源与长江源、黄河源,构成了著名的“三江源区”。河流从我国云南出境,流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于越南胡志明市汇入南海。


|澜沧江流域图|

引自陈素景,李丽娟 等,近55年来澜沧江流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研究澜沧江形成演化是重要科学问题,也具有重要社会意义。过去的研究,有的认为澜沧江形成时代大于5千万年,有的认为形成时代小于5百万年。


2018年10月16日,Nature Geo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聂军胜课题组关于澜沧江形成时代和驱动机制的论文。


课题组团队成功从澜沧江河谷地段采集了不同高程的样品,并通过热年代方法测定了河谷的下切年代。他们发现:澜沧江上、中、下段河谷均在17百万左右发生了大幅度的快速下切,正是这次下切导致了澜沧江的出现。同时他们发现澜沧江下切的时代与东亚季风增强时代一致。实验结果表明:


东亚季风增强造成的降水增加能够造成澜沧江的快速下切和形成,确认了气候变化是造成澜沧江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线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1-018-0244-z



08 中国南海北缘南海海盆“DNA”岩浆样品新发现


|发现者|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科学家等科考团队

|发布日期| 2018年12月6日

|发表方式| 《中国科学报》等媒体报道


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 2013-2023)368X航次于2018年11月17日从中国香港起航,在南海领域进行科考。12月6日,《中国科学报》记者获悉南海北缘的U1503A井深钻成功,获取了珍贵的基底玄武岩岩芯。


南海是海底内部地形十分复杂,主体部分被称为南海海盆——这里不仅是资源丰富的聚宝盆,更是保留着南海从出生到成年的成长轨迹。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表示,此次获取的玄武岩岩芯标本,是在南海海盆的“出生地”获取关键的岩浆“DNA”样品,对于在南海“寻根”,回答海盆如何张裂问题有重大科学意义。此次钻探打破南海科学钻探的最深纪录,目前深度居世界第五。

|U1503A井位置及南海四个航次的站位位置图|




09 哈尔滨发现似“海德堡人”古人类头颅化石


|发现者|  河北地质大学季强教授团队

|发布日期| 2018年3月发表,11月12日宣布发现

|发表方式| 《地质学刊》发表,报告会宣布


9月12日上午,河北地质大学举行2018年重大科学发现信息交流会,该校古生物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季强现场展示了一颗在哈尔滨发现的人头骨。经鉴定,这个人头骨属于似“海德堡人”古人类头颅化石


海德堡人是发现于德国的直立人化石之一,他们约生活在60万至10万年前。哈尔滨的发现研究成果,最早发表在《地质学刊》2018年第3期上。经初步鉴定,这颗人头骨推测年龄为40万年—20万年,但其时代可能会更早。


2018年7月,季强和黑龙江省的地质学家实地考察了哈尔滨市东江桥,初步认为1933年发现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应该产自松花江的河沙沉积物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先生评价:


这项重要的发现,很可能颠覆我国对古人类演化的传统认识,将要成为我国地质研究历史、特别是古生物古人类研究历史上特别重大的事件


|左图:季强教授发现的头颅化石 右图:海德堡人复原图|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10  青海黄河源区首次记录我国野外黑狼


|发现者|  世界自然基会国家公园项目组

|发布日期| 2018年11月14日

|发表方式| 新华社、科技日报等报道


世界自然基金会国家公园项目组2018年11月在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开展水鸟调查期间,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境内罕见地拍摄到一只雌性黑狼的活动影像。这是三江源地区首次记录到黑狼这一物种,证实了中国野外有黑狼的存在。

拍摄影像显示,狼通体呈纯黑色,嘴唇边缘为白色。著名生物多样性保护学家约翰·马敬能博士在查看了影像后证实这是一只黑狼。三江源地区地广木稀,因此对狼而言,浅色个体存活的可能性更高,黑色基因个体十分稀少。

北美和欧洲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关注黑狼,但在中国一直以来缺乏有关黑狼的记录和文献。此次发现,填补了这项空白。


|图片来源:世界自然基金会|

“十大地理发现”之外,还有以下发现值得关注:


  • 江西省新余市2018年11月发现世界最大硅灰石矿。当月5日,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公布,江西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普查中,发现了一座源量规模超过加拿大SeeleysBay的硅灰石矿床,成为世界最大硅灰石矿。

  • 自然资源部2018年11月16日宣布,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中外专家对陕西汉中天坑群进行的科学考察中,在岩溶地下水调查中发现剑齿象化石。剑齿象是亚洲特有的古哺乳动物,生活在距今600万年到1万年前的晚中新世至全新世,广泛分布于北纬38°以南地区,是继恐龙之后的“巨无霸”。


除了境内的地理发现,还有不少中国学者在国外取得重大收获,这里要特别介绍其中两项: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古生物学者、科普作家邢立达团队分别在2月、6月、7月,从来自缅甸的琥珀中发现了古鸟、古蛙、古蛇化石。

|琥珀鸟标本和CT片对比|

图源:新浪科技 供图:邢立达

|琥珀蛇标本与CT片对比|

摄影:白明

|科学家发现的琥珀蛙标本|


  • “一带一路”之上,中国遥感技术在境外考古大显神通。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王心源空间考古研究团队等,利用空间考古技术与方法,在丝绸之路西端非洲突尼斯发现10处古罗马时期考古遗存。


突尼斯南部遥感考古新发现10处遗址点

图源: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微信图片_20190117085240.jpg

上一篇:贺喜!武汉地大两位院士老校长荣获“华人教育名家”称号

下一篇:用了一辈子的地质锤,谁料到竟有这么多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