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第三极》·第十四章 生命,高于一切
2018-12-12 09:57 来源:中国矿业报 编辑:矿材网

 没有人怀疑,中国地质人为共和国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再辉煌的历史总归是历史,它无法解决现实的难题。翻开中国地质工作史,我们不难看到地质人付出的一个个生命的代价:


 死于高山病的彭鸿绶教授,死于车祸的记者郑长禄、研究生赵宪国,葬身于河流的地球物理学家梁家庆,隐匿于雪崩的5名保护科考队的战士,还有“彭加木失踪事件”给人们留下的难言之痛……从1929年第一位为地质勘探事业牺牲的赵亚曾,到20世纪全国人民为之扼腕的彭加木,100多年间已有150多人以挑战极限的悲壮永久躺在了西部科考路上。因此,中国地质学会设立的7项奖中的5项,都是为了纪念在野外考察中牺牲的学者。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哲人庄周就曾说过,“藏金于山,藏珠于渊”。“山无蹊隧,渊不可测。”藏宝之地总是与险境结缘。青藏高原地质大调查,地质人“于山于渊”的穿梭是家常便饭,与危险相伴就是一种必然。


 有人把青藏高原称之为“魔鬼词典”,257万平方千米半数以上是令人生畏的无人区,海拔4000米以上区域的氧气含量仅为平原地区正常值的50%~60%,高寒、雪崩、缺氧、猝死、洪水、泥石流——世界级六大灾难时时释放着一股莫名的肃杀之气。


 然而,12年的地质大调查,野外地质工作年死亡人数竟然由1998年以前的年均66.42人下降至2.75人,减少了近96%,不能不说,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关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青藏高原大调查的序幕刚刚拉开,如何减少不必要的牺牲,如何构筑地质人生命之上“安全”这片“天”,就摆上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的重要议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必须打造一个生命第一、安全至上的生命保障体系,彭加木的悲剧决不能重演!”时任青藏高原专项一线总指挥的张洪涛在工作会议上首先发言。


 张洪涛分析说,“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各单位野外作业的装备普遍陈旧落后,尤其是安全保障装备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如何保障地质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应是当务之急。”


 “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装备和后勤是打赢青藏高原地质大调查的重要条件。但当时资金极为短缺,仅有的资金用于大调查尚且不足,局机关办公地点经常更换,办公条件较差,六大区所更是问题多多,宜昌所家属宿舍已成危楼、沈阳所住房和办公条件令人唏嘘。更关键的问题,大地调需要更新装备和购买高新仪器,但囊中羞涩,怎么办?


 张洪涛话音刚落,叶天竺马上不容置疑地说:“青藏高原大调查点多面广线长,方方面面的关系协调,突发性事件的紧急救援,都是大事。后勤保障、应急救援是大事,我们要抓紧拿出方案来。经费再紧张,别的钱可以省,安全经费绝对不能省。”


 1999 年11月,中国地质调查局野外安全保障建设专家论证座谈会在甘肃兰州举行,肖序常院士等著名专家在会上提出,必须为青藏高原的地质工作者打造新时代的“诺亚方舟”:一是各省地调院要高度重视参战人员的医疗保障工作,选派临床救治经验丰富、心理素质好、身体健康的医务人员,带着卫生用品、医疗器械、急救药品、必要的手术和急救设备,随队奔赴青藏高原,认真积累高原医疗和高原病预防经验,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二是提高安全意识:编制《高原艰险地区地质调查安全工作手册》、《野外地质调查安全手册》、《野外行车安全手册》、《野外工作安全须知》、《地质勘探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地质调查安全保障与应急救援服务指南(西藏、青海、新疆)》,让每位地质队员了解身边的不安全因素,掌握保证生命、财产安全的举措,以防患于未然。三是健全安全机制,实施《高寒艰险地区地质调查安全体系建设与紧急救援》。以“拉萨野外工作站”为中心,高原东部设立“西宁野外工作站”“格尔木野外工作分站”“玉树野外工作分站”,高原北部、西部设立“乌鲁木齐野外工作站”“喀什野外工作分站”,以省区地矿局为依托的工作站为地质大调查单位(项目组)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服务,对野外生产安全和人员卫生保健进行监督和检查,并调动社会资源,加强与当地政府、驻军及其他相关部门的联系,对野外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突发性事件实施紧急救援。四是建立救援信息网络,6个工作站形成覆盖青藏高原的救援网络:一个信息化的网络,配备海事卫星电话、无线电台;一个救援网络,配备大功率牵引车,任何区域地质队员遇险可以随时救助……


 “安全第一,生命至上”,如洪钟大吕般轰响在青藏高原大调查的征途上。


 当社会上有人住在设施齐全的楼房尚嫌供暖不足牢骚满腹的时候,当有人坐在办公室电脑前玩着游戏感觉无聊的时候,当有人坐着豪华轿车花着公款游山玩水还叫苦叫累的时候,可曾想到,我们的地质人正顶着酷暑烈日,爬山涉水,一身泥浆一身汗,脱皮掉肉拼命干?可曾想到,我们的地质人正用钻机轰鸣代替新年钟声,高原探宝送贫穷,乐在天涯战恶风?


 让我们把视线转向回到云南家乡的贾树勋。


 “你怎么了,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贾树勋的妻子发现,远行归来的丈夫总是皱着眉头,背着手,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不由地暗自忐忑。


 “我要给中央写信,我要给总理写信!”


 贾树勋郁结了多天的情绪终于爆发了,他挥舞着右手大声吼了起来:“他们是国家的精英啊,条件那么艰苦,出生入死为国家,不光连像样的车都没有,没有急救药品,没有通讯工具,遇到危险,只能束手待毙!”


 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竟然要给总理写信?妻子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给总理写信,这能行吗?你没见那些写信告状人的后果吗?你捅出娄子怎么办啊!再说,这是国家的事,咱一个小老百姓管得了吗?”


 妻子一迭声地问着,担心,忧虑,不安。但她太了解丈夫的性格了,一旦做出决定,再难也不会放弃。但他肯定是有一定思想准备的,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我憋在心里难受!如果遇到事情都躲着走,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能变好吗?我要写!大不了生意不做了!”


 贾树勋奋笔直书,洋洋洒洒2000多字吐出了心中块垒。待他在信尾画上最后一个句号时,黎明的曙光静静地投进窗来,贾树勋推开窗,深深地舒口气,“天就要亮了!”


 此时,台历显示:2001年6月8日。


 10天之后,朱镕基总理做出批示:请家宝同志批示。有关部门要给予支持。


 翌日上午,温家宝的批示送到了国土资源部:“请国土资源部同志按总理批示办。要关心和爱护科研人员,努力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


 从贾树勋寄出“陈情表”到共和国总理批示,速度之快、效率之高,令人肃然起敬、感慨万千:一个尊重科学的民族,是前途不可限量的民族!


 草根之人贾树勋大义凛然的风骨,不正是高耸的中国脊梁!

上一篇:刚果(金)这一项目将具备向全球供应锂的潜力

下一篇:年销售超40亿的泰国建材超市,为何选择了这些中国陶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