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10时10分,“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一声长鸣,驶出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航向地球最南端的大洋和陆地,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正式开启为期162天的科考征程。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领队孙波表示,这次南极科考可用“三个空前”予以概括:考察队员的规模及专业能力空前,考察活动的强度空前,对后勤保障能力的挑战空前。
根据自然资源部批准的“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总体方案”,考察队由来自80余家单位的351人组成。除了第1次、第33次和第34次南极科考分别由两艘船组成南极科考之外,在一艘考察船进行的南极航次中,本次考察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南极科考。
孙波说,这次我国5个南极考察站建设将与科学考察齐头并进。其中,恩克斯堡岛新站将继续开展建设区域的陆地测绘、道路踏勘、基础地质勘探等建设工程前期资料的采集补充;泰山站二期工程将完成所有工作,创新性地在冰下建造相关设施。同时,内陆考察将登陆南极冰盖之巅,在昆仑站开展天文学、冰心钻探和大地测量工作,投入使用天文学和大地绝对重力测量的先进设备。
孙波表示,科考队还将充分利用中国南极船基、海基、冰基、陆基、空基、站基等平台,开展多学科联合观测,以期掌握南极变化对全球和中国影响的趋势,强化中国适应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本次考察的区域空间范围、项目任务,对考察保障能力的要求前所未有。”孙波说,南极考察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的考察活动之一,考察队将视安全保障为第一要务,力争圆满完成此次考察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