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座谈会暨山东省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近日在济宁举行。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宋守军表示,开展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是贯彻山东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战略和“321”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工程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的重要探索,是以科技为先导、化地质灾害为自然资源的有益尝试。《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省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济宁市建立“国家采煤塌陷地复垦治理研究中心”和“国家采煤塌陷地复垦治理示范基地”。近期,该厅组织山东省地勘局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和济宁市国土资源局联合申报了自然资源部“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旨在探索制定山东省采煤塌陷地治理工程建设标准,突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加大防治并重、管控结合的工作力度,寻求建立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与有效开发利用的新机制。
宋守军要求,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和济宁市国土资源局要以创建“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和“山东省院士工作站”为契机,重点开展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等领域研究,打造具有样板性、代表性的典型区块,努力做到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走在国家前列。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强、中国矿业联合会会长彭齐鸣、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主任朱立新分别做了“中国能源形势初步分析与矿山环境问题”、“践行两山理念 重塑矿业形象”等学术报告。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矿业联合会、济宁市人民政府、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山东省地勘局、山东农业大学等单位派员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