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性、支柱型产业,对稳定工业增长、支撑经济平稳运行至关重要。伴随全球经济结构变革与“双碳”目标驱动,钢铁业近年来承压前行,面临深度调整。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从5个方面提出10条举措推动钢铁行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推动供需平衡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钢铁业利润总额973.4亿元,同比由亏转盈。
自2021年我国钢铁业盈利创历史最好水平后,钢铁价格一路下探。2024年,钢铁行业亏损面较大。今年以来,行业盈利稍作回暖,多位从业者告诉记者,虽受原燃料价格下跌影响,行业经济效益有所回升,但从总体看,行业稳增长基础并不牢固,叠加复杂外部形势,钢铁业稳增长压力仍然较大。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钢铁行业供给总量过大,有效需求不足,供需失衡是影响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主要矛盾。一方面,钢材消费达峰,需求持续下降。房地产用钢需求短期内难以回升,传统建筑用材需求减少,基础设施建设对需求贡献潜力降低,汽车、造船等制造业需求虽有所增长,但难以弥补传统建材的需求减量。另一方面,环保和“双碳”约束进一步趋紧,绿色低碳转型更趋紧迫。年底前全国80%以上的钢铁产能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025年也是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第一年。钢铁企业持续推进绿色低碳技术改造,以及后期运维均需要增加投入,带来较大资金需求。
在此背景下,《方案》提出,2025年至2026年,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经济效益企稳回升,市场供需更趋平衡,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有效供给能力不断增强,绿色低碳、数字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方案》的总体目标是推动行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上述负责人说,在量的合理增长方面,提出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发挥好支柱产业的“压舱石”作用,守住稳增长的底线,同时又要促进行业经济效益的回升,避免持续下行的局面。在质的有效提升方面,引导行业和企业破除粗放的产能扩张、规模扩张的惯性思维,更加注重促进市场供需平衡、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供给质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提升有效供给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但与强大规模优势相比,行业整体利润率微薄。2024年,我国粗钢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53%,而利润率仅为0.4%。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肖邦国认为,促进钢铁行业平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亟需抓住落后低效产能有序退出的“牛鼻子”,实施精准调控。行业已进入减量发展、存量优化阶段。
“加强行业管理,促进优胜劣汰”是此次《方案》提出的首要举措。《方案》要求,实施产能产量精准调控。包括修订发布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加大产能减量置换力度;继续实施产量压减政策,按照支持先进企业发展、倒逼落后低效产能退出的原则落实年度产量调控任务,促进供需动态平衡等。
“大浪淘沙显出真金本色。”在江苏龙腾特钢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徐胜看来,正如百炼成钢,企业需时刻对市场变化保持敏锐的洞察力,靠耐心的投入和长期的积累形成自身差异化竞争优势,只满足于生产“大路货”难以成为行业下行周期中留下来的那批人。
据介绍,龙腾特钢锚定调整产品结构、深入细分行业,探索差异化发展道路,通过持续研发创新让高强度、强韧性的特钢钢材PC钢棒成为我国多项重大工程用材首选。
徐胜告诉记者,公司对高附加值产品经年累月的深耕使其形成了抵御冲击的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要坚持积极求变、提升有效供给。”
开拓更大需求
今年5月,比A4纸还薄的硅钢产品在中国宝武宝钢股份实现全球首发。这是一款极薄规格、极低铁损的高磁感无取向硅钢,为全球首个铁损值小于9瓦/千克的产品,将极大提升高转速电机的性能与效率上限,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领域。
宝钢股份无取向硅钢研发团队负责人王波介绍,人形机器人、无人机的电机转速比新能源汽车更高,对无取向硅钢的铁损和磁感要求也更高。长期以来,机器人用无取向硅钢几乎都从国外进口,国内同类产品生产流程长、成本高企。宝钢近期开发出的系列无取向硅钢产品不仅满足了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的应用要求,并且实现了批量生产,产品竞争力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当前,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高速发展对钢材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光伏、风电和核电等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推动了耐腐、高强特钢的研发与应用,为应对极端环境挑战,这些项目要求钢材具备卓越的耐蚀性、抗疲劳性以及耐极端温度等性能,以提高设备长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此外,加大“好房子”供给使高性能建筑用材需求倍增,安全、舒适、低碳环保要求推动新型建材和钢结构建筑发展。
对此,《方案》立足多方面展开布局。在增强高端产品供给能力上,提出聚焦高端装备、核心基础零部件等领域所需高性能轴承钢、齿轮钢、高温合金、工模具钢等关键钢材,组织钢铁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产业链协同攻关。
在推进绿色低碳改造上,支持钢铁企业实施能效改造升级,推进清洁能源替代。推动开展钢铁行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技术路径研究。
肖邦国认为,需求拓新带动供给升级,钢铁行业逐步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转型。《方案》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注重供需两端协同发力,增强供需适配性,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将有效牵引并改善当前行业面临的困境,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新手指南
我是买家
我是卖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