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材、安徽海螺集团、金隅冀东、红狮水泥、华润建材科技、华新水泥等12家骨干企业齐聚参会,围绕化解行业供需矛盾、落实稳增长政策、推动产业升级展开深度部署。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组织召开水泥行业稳增长工作座谈会,中建材、安徽海螺集团、金隅冀东、红狮水泥、华润建材科技、华新水泥等12家骨干企业齐聚参会,围绕化解行业供需矛盾、落实稳增长政策、推动产业升级展开深度部署。
会议指出,当前水泥行业正面临需求下滑与产能过剩的双重压力,2024年全国水泥产量降至18.25亿吨,创十五年最低值,熟料产能利用率仅53%,较全国工业平均水平低23.2个百分点;行业利润较2019年峰值下降约86%,2025年二季度因无序竞争加剧,盈利再度恶化。
会议明确以《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为指引,以市场化、法治化为方向,通过三方面举措破解行业难题:
一严禁新增产能,从源头遏制供给过剩;
二规范现有产能,要求骨干企业2025年底前制定超备案产能置换方案,实现实际与备案产能统一;
三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行业质量效益,促进行业平稳运行与升级。
会议强调,骨干企业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严格落实水泥产能置换、规范水泥产能等政策,在2025年底前对超出项目备案的产能制定产能置换方案,促进实际产能与备案产能统一。行业协会要加强行业自律,开展区域市场供需平衡研究,组织水泥行业错峰生产,做好各地区平均成本调研,为经营者合理定价提供参考,防范低于成本价倾销等不正当竞争行为,营造有利于行业发展的良好生态。
会上,中国水泥协会会长/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周育先表示,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盈利,而未来5-10年国内水泥需求单边下降趋势不可逆,实现供需平衡需从 “控供” 入手,核心是控产量、去产能。一方面短期需推进常态化错峰生产,这是稳增长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另一方面长期需通过产能补齐规范产能管理,化解过剩产能,但产能补齐后仍需坚持错峰生产,才能实现供需动态平衡与可持续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