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铜金属储量365万吨!2024年6月中旬,紫金矿业释放出多宝山新增储量的消息,大大提振了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信心。
在东北广袤的大地上,黑龙江多宝山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宛如一颗璀璨的矿业明珠,熠熠生辉。作为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重点全资子公司,多宝山铜业始终秉持“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紫金精神,在矿业领域深耕细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作为一种关键工业原材料,铜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不可或缺。作为重要的铜消费国,我国对铜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多宝山新增铜金属储量,意义非凡。
多宝山矿区(图片来源:紫金矿业)
焕发生机:贫矿炼成金钥匙
多宝山铜矿的发现纯属偶然。
1957年修建嫩(江)莫(河)公路时,黑龙江省地质区测普查队沿路进行填图,发现铜矿床,基于地质人为国寻宝的美好愿望,遂将此地命名为多宝山。这是一个巨大的惊喜,新中国建设急需大量的“工业粮食”。很快,国家相关部门迅速组织会战勘探,确定了多宝山为国内罕见的特大型斑岩类铜矿床。
1958年7月24日,首批23人的队伍进驻这片深山老林,开启了跨越半个世纪的多宝山故事。先行者们爬冰卧雪,战天斗地,在这片无任何基础设施的丛林中,担起了建设多宝山铜矿的历史使命。
但当时由于资金、技术等多重因素的限制,这一矿藏只能“待字闺中”,等待后来人进行探秘。
绿叶红花翩翩舞,春风夏雨喜相逢。
2005年,随着我国各项技术的逐步成熟,多宝山初步具备了再次开发的条件。
为让这座特大型低品位斑岩型铜矿重现风采,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的牵头下,紫金矿业、西部矿业、黑龙江省矿业集团、黑龙矿业等齐聚多宝山,一场规模化联合开发的大幕拉开,轰鸣的机器让沉睡已久的多宝山再次喧嚣起来。
矿区一角
2006年1月5日,黑龙江多宝山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推动了矿山开发。但未来规划与决策,仍需进一步明晰和统一。
2016年,紫金矿业全资控股多宝山铜业,结束“群雄并立”局面。由此,凭借着紫金矿业集团“五环归一”的开发管理模式和低品位矿产开发的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多宝山铜矿焕发出磅礴生机。
紫金矿业接手后,“紫金速度”迅速在多宝山铜业彰显,仅用2年时间即完成多宝山铜(钼)矿二期项目27.2亿元投资,日矿石处理量从2.5万吨跃升至8万吨。至此,多宝山铜业迅速成长为黑龙江省有色金属矿山与低品位铜矿资源开发典范。
多宝山铜业采用紫金矿业先进的“五环归一”模式,充分发挥低品位矿石处理的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各项经营指标连续9年刷新历史纪录,实现了对老旧矿山管理模式的“降维碾压”。
多宝山铜业秉承紫金矿业集团“开发矿业,造福社会”的宗旨,累计对地方贡献税收突破100亿元,成为黑河、嫩江两级地方财政收入的核心税源企业。同时,公司创造就业岗位超5500个,员工本地化率超过84%。多宝山铜业还形成了区域内产业整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集群效应,实现了安全环保与生产经营、地方经济发展的同频共振、和谐共生。
多宝山铜业以“紫金愿景”扎根边陲,被评为国家级绿色矿山,获得(非煤)“智能矿山”称号,并顺利通过黑龙江省“三化”建设试点验收。
重大突破:拓展资源储备空间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在紫金,“资源为王”成为上到决策管理层下至执行层的共识。“再造一个多宝山”。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引领下,紫金矿业全面发力,在多宝山矿集区范围内持续开展工作,不断提高资源安全保障能力。
2024年,多宝山铜业再次迎来喜讯,铜山铜矿Ⅲ、Ⅴ号矿体勘探报告正式通过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储量评审备案,两个矿体合计新增铜金属量365万吨。其中,Ⅴ号矿体铜金属量达到281万吨,是东北地区近40年来探明的唯一的超大型单体铜矿。
多宝山矿区(图片来源:紫金矿业)
这一成果,不仅夯实了多宝山铜业的“资源粮仓”,也标志着紫金矿业在全面落实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取得了重大胜利,为黑龙江省在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增光添彩。
铜山深部矿体勘查工作于2018年启动。从布孔到规划,多宝山铜业均精心设计,首孔便成功见到矿体,为后续的布孔施钻奠定了良好基础。2020年,勘查工作取得重大突破,该项目累计投入钻探工作量达7.3万米,新发现了铜山断层以下的Ⅴ号矿体,同时Ⅲ号矿体规模进一步扩大。此次勘查,合计新增铜金属量365万吨,伴生钼金属量13.6万吨、金金属量57吨、银金属量1182吨。
这一发现,不仅丰富和完善了古生代斑岩型铜矿成矿理论,为地质科研领域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还为多宝山铜山铜矿田周边资源拓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具有极高的经济和科研价值,为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多宝山铜业持续发力,在开发多宝山铜(钼)矿、铜山铜矿方面稳步推进。目前,该公司采矿权总面积达18平方公里,保有资源量矿石量12亿吨,铜金属量500余万吨。
为保障矿山的可持续发展,多宝山铜业不断加大探矿投入,目前拥有探矿权10处,总面积达300平方公里。其中,今年2月在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获得了5宗探矿权,总投资2385万元,新增探矿权面积约150平方公里,进一步拓展了资源储备空间。
未来规划:创新科研谋新篇
数据表明,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尽管我国的铜产量也较为可观,但仍然面临着十分严重的铜资源短缺问题。
我国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对铜资源有着巨大需求。这不仅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风险,也对产业安全和环境造成压力。因此,地质找矿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我国的铜资源大多分布在山区、沙漠等偏远地区,开采难度较大。此外,我国的铜矿床多为中小型,大型矿床较少,这不仅增加了开采难度,也提高了开采成本。许多铜矿资源位于高海拔地区,气候恶劣,基础设施匮乏,复杂的地形和恶劣的气候条件进一步加剧了开采的困难和成本。
相比之下,多宝山铜矿具有显著优势。从黑河市出发,仅需两个多小时车程即可抵达矿山本部,沿途地势平坦,没有高山峡谷,目之所及皆是低缓的丘陵和翠绿的草甸。记者看到,整个矿区被郁郁葱葱的植被环绕,宛如镶嵌在绿色怀抱中的一颗明珠。
如今,多宝山铜矿已成为紫金矿业的核心铜矿之一。2021年,多宝山铜矿的铜产量突破10万吨,一举跻身国内年产铜超过10万吨的特大型铜矿之列。按权益产量计算,2024年多宝山铜业的铜产量已达11.5万吨,成为紫金矿业在国内的第一大铜矿。下一阶段,多宝山铜业将创新科研手段,围绕多宝山矿集区开展成矿规律研究与深边部找矿预测工作,并深耕本区域内的关键矿带和靶区,持续开展风险地质勘查工作,力争取得新的找矿突破。
探边摸底。对现有矿床进一步开展探边摸底工作,充分挖掘现有资源的潜力,提高资源利用率。
靶区验证。对外围自有探矿权靶区进行验证,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技术,确定靶区的资源价值,为后续开发提供依据。
矿权摸底。对新取得的5处优质矿权进行全面摸底,本年度计划完成土壤化探扫描工作,圈定找矿靶区。持续加大找矿力度,力争实现新的找矿突破。
在周边资源并购方面,该公司积极寻求与其他矿山的合作机会,计划对黑龙江省内具备开发价值的资源进行收购与并购。通过整合区域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矿业行业高质量发展。
……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空旷的地界上,盖着篷布的钻探平台直插云霄,多宝山矿集区的钻探工作仍在继续。不久的将来,多宝山铜业有望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再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