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的“提价”与“控产”:市场博弈的关键
2025-07-25 09:41 来源:网络 编辑:矿材网

光伏产业正处在一个复杂的政策拐点与市场底部双重交汇的时期,近期的价格上涨反映出市场正处于强预期阶段。然而,随着提价效果的初步显现,控产的有效性与实际效果将成为光伏企业能否实现基本面反转的关键。

7月以来,光伏产业链价格涨势不止。中国有色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7月24日披露,21日以来,光伏硅片各尺寸的产品继续涨价,最低涨幅为4.7%,月内累计涨幅已经超过20%。同时,多晶硅期货也大幅上涨,月内累计上涨60%,现货硅料价格的成交价则接近5万元/吨,月内涨幅超过40%。

在产业提价之际,7月24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提出进一步明确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其中涉及完善低价倾销的认定标准,规范市场价格秩序,治理“内卷式”竞争。业内分析认为,此次价格法修正有助于整治光伏“内卷式”竞争。

光伏行业是“反内卷”的排头兵,目前行业已形成“提价”和“限产”两大基本路线。提价是为抵制低价销售,引导销售水平回到正轨。近期,光伏产业链提价显著,部分环节的价格实现跳涨。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发现,7月以来,硅料与硅片价格均大幅上涨。以N型G10L单晶硅片为例,月初的成交价格为0.86元/片,本周为1.1元/片,月内累计上涨27.9%。

硅料价格在政策信号释放后的两周内迅速反弹。期货方面,多晶硅主力合约再涨近5%,月内大涨60%。现货方面,n型复投料本月初成交均价为3.47万元/吨,InfoLink卖方报价上升至50-52元/公斤,即硅料单月涨幅已经超过40%。

单晶硅片价格也在最近一周继续上行,硅业分会24日披露,硅片各尺寸涨幅4.7%-8.7%左右,进入价格修复的过渡阶段。硅业分会认为,硅片维持涨价的主要原因,系7月初硅片厂商执行减产计划初显成效,市场供应小幅下降,需求回暖,成本增加叠加政策因素影响下,市场氛围较为乐观,硅片价格后续走势主要取决于下游组件接受的成本增加程度。

谈及近期光伏产业提价的原因,一位电新行业分析师表示:“硅料三季度产出是有增加的,主要是最近一些企业复产所致,单看供需的话,其实没有那么实在的向好变化趋势。因此,当前期货和现货涨价的核心推动力,还是依赖政策端的强监管低价销售。”

7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修正草案共10条,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草案涉及的第二方面是进一步明确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其中包括完善低价倾销的认定标准,规范市场价格秩序,治理“内卷式”竞争。

就此次价格法修正对光伏“反内卷”的影响,上述电新行业分析师表示:“光伏反内卷主要是两个方向,一是不得低于成本价去销售,这个依据就是价格法。其次是产能整合,包括企业层面的联合控产。在禁止低于成本销售的要求下,截至目前,产业链提价显示出初步效果,下一步关注控产的情况。”

光伏装机需求方面,机构对全年需求退坡、装机增速放缓具有共识。国泰君安期货认为,上半年,全球主要的装机力量集中于我国,但亦是下半年需求的前置性兑现,海外主流市场并未见到明显亮点。因此,综合来看,2025年预计全球新增装机520GW,同比增速下滑至-5%,全球仍处于增速下行通道之中。全年来看,考虑到2025年为“十四五”的收官之年,预计国内光伏新增装机约240-250GW,同比增速为-10%附近。

“预计下半年国内装机需求小幅波动为主,需求的边际变化很难刺激光伏产能出清。海外部分新兴市场的需求增长虽是亮点,但只是结构性变化,可能对个别光伏企业的业绩是友好的,但不足以消化国内过剩的产能。另外,硅料和硅片涨价后,下游的接受度暂时未知,如果接受程度不好,需求也难有起色。”一位新能源行业分析师表示。

此前,光伏产业链全行业亏损,不少企业现金流净流出,从已经发布的2025年中报业绩预告来看,在二季度产业链价格承压的情况下,仍是少数企业预增,多数企业续亏、首亏,仅部分企业凭借海外市场与产品迭代,实现二季度实现减亏或是扭亏。持续亏损下,企业现金流转负,债务风险加剧(如TOPCon新产能折旧压力等)。

“当前阶段,如果既要解决需求低迷,又要保证减产和提价,可能会顾此失彼。相对来说,减产更迫在眉睫,这是修复企业现金流、阻止资产进一步减值的有效手段。”前述新能源分析师补充说:“硅料期货涨幅超过现货,表明市场对政策落地、行业自律、产能整合‘组合拳’推动光伏产业走出底部具有强预期。此次光伏产业链短期提价可以阶段性缓解企业的经营现金流压力。今年剩余时间内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化产能整合措施、强化技术指标等逐步落地情况,这是扭转行业现实困境的关键。”


上一篇:有望应用于高端乘用车领域 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提速

下一篇:张涛重返中核集团任“二把手”,曾推动华能加速构建核电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