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耿旭辉、副研究员李盛红团队与研究员邓德会、副研究员崔晓菊团队合作,研制出基于“铠甲”传感材料的抗硫中毒的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检测仪,并将该仪器应用于污水处理池和下水道井中硫化氢气体,以及深海海水中溶解硫化氢气体的原位检测中。相关成果发表在《危险材料杂志》上。
硫化氢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广泛存在于石油、化工、冶金等工业领域以及污水处理、垃圾填埋场等环境中。长期暴露于低浓度硫化氢环境中,会对眼睛、呼吸道等造成刺激;高浓度硫化氢则能迅速麻痹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昏迷甚至死亡。因此,准确、快速地检测硫化氢气体的存在和浓度,对于保障工人生命安全、预防环境污染事故至关重要。
然而,高浓度硫化物极易导致电化学传感器中毒,阻碍了该技术的实际应用。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合作团队前期基于石墨烯封装钴镍纳米颗粒(CoNi@NGs)催化材料,研制出抗硫中毒的水中硫离子电化学传感器,并应用于实际水样包括工业废水、池塘水和海水中硫离子的检测。
此次研究,合作团队基于石墨烯封装钴镍纳米颗粒,并掺杂导电炭黑作为传感材料,研制出抗硫中毒及快速响应的硫化氢气体电化学传感器。该传感器对100 ppm 的硫化氢分别间歇检测60天和连续检测200小时后,信号衰减仅为1.3%和9.5%。随后,团队通过掺杂导电炭黑在工作电极上,构建出多孔结构,使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分别缩短了87.9%和77.0%,达到14秒和24.5秒。
针对实际应用的挑战,耿旭辉团队从仪器抗污染设计、多参数实时校准、自校零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研制出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检测仪,将该仪器应用于污水处理池和下水道井中硫化氢气体的原位检测,在污水处理池连续检测60天后,仪器灵敏度仅衰减1.6%,表现出优异的长期稳定性。另外,耿旭辉团队还将该仪器与水气分离膜集成,应用到深海海水中溶解硫化氢气体的原位探测中,最大下潜深度达6003.34米。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安全生产要求的日益严格,各行各业对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检测仪的成功研制,将为相关行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检测解决方案。
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检测仪
2025-04-30 10:11
来源:化工仪器网
编辑:矿材网
下一篇:敬请期待
最新行情资讯
-
2025-04-30
-
2025-04-30
-
2025-04-30
-
2025-04-30
-
2025-04-30
-
2025-04-30
-
2025-04-30
-
2025-04-30
-
2025-04-30
-
2025-04-30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热门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