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地质方案
2018-01-25 09:31 来源:国土资源报 编辑:矿材网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联合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将长株潭城市群地质环境综合调查重大成果正式移交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人民政府,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提供了地质方案,也为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和湖南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


   自2008年国土资源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开展地质工作部省合作以来,中央和地方分别累计投入1.05亿元和1.17亿元,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湖南省地质调查院等有关地勘单位共同开展了长株潭城市群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并于2017年编制了《支撑服务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地质调查报告》,形成了长株潭城市群地质环境5大优势及3项问题的主要认识。


  长株潭城市群工程地质条件优良,地下空间、地下水、地质遗迹及地热等地质资源丰富,地质发展保障能力较强,有利于支撑“两型”社会建设


  关键词:

  工程地质条件保障能力强

  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地壳稳定性均属稳定和基本稳定区,工程地质条件整体良好,适宜和较适宜城镇与基础设施建设的面积超过2.3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于浏阳—株洲、攸县—茶陵、长沙—浏阳、湘潭—湘乡四大红层盆地,浅变质岩剥蚀丘陵和南洞庭宁乡—望城冲洪积平原,但局部地区发育崩滑流、岩溶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和软土、流砂不良工程地质体。

  建议:城市规划建设应尽量避开软土、砂土液化等不良地段,必须建设时须做好预防措施;产业园区建设应尽量避开裸露型、覆盖型岩溶分布区;地铁施工遇有第四系孔隙水砂砾石主要含水层时可调整隧道底板标高,以降低对地下水的影响。


  关键词:

  地下空间资源优势明显

  基于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分析,长株潭城市群2920平方千米的核心区0~60米地下空间资源优势总体十分明显。其中,0~15米地下空间适宜开发的面积为2309平方千米,占79%,可用于地下综合体和各类管道等市政设施建设;15~40米地下空间适宜和较适宜开发的面积为2725平方千米,达93%,可用于物流管道、危险品仓库和地下交通等建设;40~60米地下空间适宜和较适宜开发的面积为2835平方千米,达97%,可用于特种工程井建设,并作为远期开发空间。

  建议:在0~15米地下空间施工时注意混凝土防腐蚀问题,以及在松散岩类孔隙水中施工时注意突水管涌等问题;在15~40米地下空间施工时注意板岩地区围岩的软化变形和岩溶透水、硐室稳定性问题;在40~60米地下空间施工时也需重点关于岩溶透水、硐室稳定性问题。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较丰富

  长株潭城市群地下水资源较丰富,年可开采资源量19亿立方米,84%可作为生活饮用水源,15.8%适当处理后可以作为饮用水源。

  建议:目前新圈定后备(应急)水源地23处,建议将铜官、乔口—靖港—新康、花明楼—靳江村及双板桥—古塘桥—白水村等4处水源地作为后备水源地,其余19处水源地主要作为应急水源地使用。

  新发现矿泉水点130处,估算年可开采资源量835万立方米,预计资源综合利用价值约800亿元,但仅有5处进行了开发。

  建议:对宁乡灰汤、长沙市肉联厂、长沙县麻林桥等水量大且稳定、地段有利、卫生条件良好、防污能力较强等15处矿泉水点加大开发利用力度。


  关键词:

  地质遗迹资源丰富

  长株潭城市群已发现各类地质遗迹资源89处。其中,世界级1处(橘子洲),国家级26处。目前已建成国家级公园6处、省级公园4处、4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和3个省级湿地公园。

  地质遗迹资源开发有力促进了地方旅游经济发展,如浏阳大围山国家地质公园2016年接待旅游人数70万次,旅游综合收入20亿元,连续3年实现旅游效益大幅度增长,促进了山区农民增收致富,有力带动了大围山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建议:充分发挥地质遗迹资源优势,促进旅游业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浏阳永和磷矿矿石储量超亿吨,被誉为我国“五阳争艳”五大磷矿之一,可考虑建设为矿山公园;长沙县弓石燕化石、沟鳞鱼化石,株洲市天元区恐龙化石等均可对研究同时期物种组成和演化提供重要信息,具有非常高的科研与观赏价值,可开展相关针对性保护与开发工作。


  关键词:

  地热资源丰富

  长株潭城市群地热资源丰富,可利用资源总量折合标准煤每年1693万吨。若代替燃煤发电,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04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8万砘。地热资源以浅层地温能为主,可利用资源量折合标准煤每年1686万吨,但目前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仅占总供应量的0.3%。其次为水热型地热,已探明温泉25处,但目前仅6处开发利用,年开采资源总量占可采总量的10%。

  水热型地热的开发利用方式目前以洗浴为主,如宁乡灰汤温泉,水温可达91摄氏度,被评为中国三大著名高温复合温泉之一,2015年接待游客153万人次,旅游收入近4亿元。

  建议:进一步制定合理的地下热水和浅层低温能开发利用规划,加大地热资源利用力度,可优先开采长沙及湘东南一带,适量开采宁乡灰汤一带地下热水。对于地下热水开发利用程度高、强度大的地区应进行地热回灌,同时对地热开发点建立动态监测系统。

  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社会建设需高度关注局部地区岩溶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矿山地质环境等三类环境地质问题,进一步降低地质环境负效应。


  关键词:

  岩溶塌陷

  长株潭城市群地区岩溶地面塌陷是影响工程建设、运营安全的重要因素。截至2015年底,共发生岩溶塌陷(群)212处。岩溶塌陷隐患区面积1364平方千米,占岩溶区面积的42%。

  建议:在岩溶塌陷发育地区开展高精度地质灾害调查和岩溶塌陷致灾机理研究,对岩溶塌陷重点地段建立综合监测网络,为岩溶塌陷灾害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崩塌滑坡泥石流

  长株潭城市群地区崩滑流和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以小型为主,点多面广,危害较大。截至2015年底,调查统计的1400处地质灾害点中,85%为小型。目前,受威胁人口6.2万余人,威胁财产15.4亿元。

  建议: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科普宣传、群测群防体系的建设力度,避免地质灾害伤亡事件。


  关键词:

  矿山地质环境

  长株潭城市群地区已有1416座矿山正在开采,已引发矿山地质灾害258处,占用和破坏土地37.1平方千米,矿山地质环境较为严重。其中,有“中国锰都”之称的湘潭市锰矿区经矿山环境治理示范工程的改造,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初见成效,修复耕地8平方千米、建设用地1.6平方千米,成功获批建设国家矿山地质公园,可创造收益5亿元以上,成为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源头治理的标杆。

  建议:推广湘潭锰矿综合治理经验,促进绿色矿山建设。(作者:陕 亮、 彭 轲

上一篇:2018,武汉启动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

下一篇:地质专家加速推进川西南页岩气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