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塞罕坝精神”,修复生态
2018-01-24 08:47 来源:国土资源报 编辑:矿材网

近日,河北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决定》,提出大力弘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坚持不懈地保护资源、修复生态。


  河北省提出,要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突出智能、绿色、创新,高标准、高质量编制雄安新区规划。优先加强生态建设,严格区域环境保护,依托河湖水系和交通干线,大规模、高标准植树造林,构建绿色生态隔离带,打造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把握空间均衡,运用信息技术,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有效承接北京人口和部分教育、科研、医疗、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2030年,把雄安建设成为绿色低碳、信息智能、宜居宜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现代化城市。


  河北省提出,实施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涵养区、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及城市(镇)建成区周边露天矿山迹地修复绿化为重点,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草则草、宜建则建、宜景则景。持续推进露天矿山依法综合整治。创新修复绿化模式,用足用活资源整合、转型发展等扶持政策,探索实施专业公司治理。到2020年,全省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基本得到有效治理恢复。实施耕地保护工程,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开展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到2020年,全省耕地保有量不少于908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7725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4678万亩。(记者 许光辉)

上一篇:新时代,地质调查要重点推进这十项工作

下一篇:山西国土厅2018年聚焦“五项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