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地矿局2017年地质工作十大亮点
2018-01-05 08:44 来源:国土资源报 编辑:矿材网

2017年12月22日,青海地矿局召开2017年地勘成果总结大会,并对2018年地勘工作作了初步规划。2017年,该局超额完成青海省国土资源厅下达的目标任务,并在多个领域、矿种和成矿带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7年,该局实施各类地质项目212项,总经费6.1亿元;完成槽探17.92万立方米、岩心钻探11.3万米、盐湖钻探9681.7米、水工环钻探5966米、硐探880米;承担的8个整装勘查共实施68个子项目,投入资金3.1亿元;组建野外分队185个,投入勘查人员1725人。截至目前,可提交普查地11处、矿产地5处、可供开发矿产地3处、地质遗迹3处;可提交金资源量12.3吨、铜铅锌镍41.5万吨、石墨57万吨、钨0.5万吨、氯化钾0.472亿吨。


  相关负责人介绍,青海地矿局2017年的矿产勘查工作,突出了 “一盆、两带、三点”布局:一盆:柴达木盆地钾盐勘查进展顺利;两带:柴北缘成矿带、东昆仑成矿带取得新认识;三点:八宝山地区页岩气调查评价项目进展明显,哈日扎详查项目银多金属矿规模进一步扩大,三江北段成矿带沱沱河地区铅锌资源量进一步扩大。


  与2016年相比,该局项目数量和费用有所增加,社会商业投资有所增长,工作质量稳中有升,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民生地质得到很好的发展,地质服务领域进一步扩展,新能源勘查取得重大突破,新类型、新矿种取得重要进展,为后续发展提供很大的找矿空间,绿色勘查、绿色矿山建设成效显著,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地质工作总体呈现十大亮点:


 一是哈日扎矿区发现厚大含矿斑岩体,有望取得斑岩型多金属矿找矿重大突破;

 二是沱沱河多才玛详查区段新增铅锌资源量30万吨以上,千万吨级资源储备基地雏形初步显现;

 三是八宝山地区探获多段含气量大、可点燃、气体成分以甲烷为主的厚大页岩气层,有望成为我国最有价值的页岩气产地;

 四是共和盆地钻获236℃干热岩,得到专家院士的高度认可;

 五是冷湖地区交通社西北山发现铌富矿体、尕日力根发现砾岩型金矿新类型,对今后拓展柴北缘稀有矿和金矿找矿拓宽了思路;

 六是苦水泉、青山、大格勒北、洪水河口、和洛佳、达子庄等项目金矿找矿进展明显;

 七是在农业地质、环境治理及地质灾害勘查、水工环地质、城市地质等领域不断扩展,厘定出多处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地质遗迹;

 八是柴达木盆地发现构造裂隙孔隙卤水型锂矿;

 九是科技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成立了院士工作站并成功举办地质科技大会,获得省部级科技奖7项。

 十是绿色勘查开发推进顺利,有两家单位获得省州两级“绿色矿山”称号。


  会议强调,该局今后的地勘工作要由粗放型勘查向绿色勘查转变,大力推进绿色勘查开发,研究和推广新方法、新工艺、新手段,提高勘查工作质量和水平;由传统地质向生态地质转变,以生态地质发展为导向,紧紧围绕社会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积极开展环境地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旅游地质调查;推进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打造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力争在新矿种、新类型取得重大找矿突破,进一步落实“三深一土”战略,加大斑岩型多金属矿、三稀及页岩气等矿产深部找矿力度,加强以人才、技术、装备、实验为重点的核心竞争力建设;力争地质拓展服务领域,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保障全局地勘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记者 罗生福  通讯员 李战业)

上一篇:河南地矿局航遥中心2017年收入1.6亿元

下一篇:天津地调中心援赞比亚地质填图工作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