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阳城陶企全部实现“煤改气”
2018-01-04 08:39 来源:陶瓷信息 编辑:矿材网

 近两年,山西省阳城县持续推动“气化阳城”工程建设,特别是利用环保倒逼机制,对陶瓷企业全面进行“煤转气”能源改革。目前,陶瓷园区15家企业全部用上了清洁能源。


 阳城陶瓷企业改用的清洁能源为“层气”。早在今年4月份,阳城县就提出4月底前要将15家陶瓷企业全部改用“煤层气”但由于煤层气气量不足,难以保证气量供应,当月并没有完成改造任务。

 

 阳城是山西省传统的产煤大县,也是煤层气富县。全县煤层气储量481亿立方米,与产气大县沁水县相邻,且国家西气东输管道贯穿而过,可用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阳城县依托“中昊盛集输”平台,整合中联、蓝焰、惠阳、兰花、中石油等多家采气企业的资源,建立以町店煤层气集散基地为基础,本地气源、沁水气源和西气东输气源管网互通、气源互补的清洁能源供应体系,成为改变“一煤独大”产业格局的关键一步。


 丰富的煤层气为阳城陶瓷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相对于煤炭、天然气价格暴涨,使用“煤层气”不但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而且也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要求。

 

 晋城市三英精细材料是一家生产陶瓷辊棒的企业,充分体会到了煤层气的好处,该公司负责人称:“用煤层气作燃料,不仅能提升产品质量,也能降低生产成本。原来在佛山用煤层气4.5元/升,这里1.5元/升。一支辊棒用煤层气比用煤或油要节约成本20元钱。”


 作为“2+26城市”范围内的陶瓷产区,阳城陶瓷企业改用煤层气后,可以免遭采暖季4个月停产之苦。据当地人员介绍,陶瓷企业不仅仅窑炉改成了“煤层气”,干燥塔也改用了“煤层气”,采暖季不用停产,只需要在重污染天气限产50%。

 

 煤层气的广泛推广,助推了阳城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不但提升了品质、丰富了品类,也保障了行业健康绿色发展,去年该县陶瓷实现总产量1.25亿平方米,产值28亿元,生产规模位居山西省第一。(陶瓷信息:崔学锋)

上一篇:【陶业要闻摘要】2018年1月4日(第180期)

下一篇:工信部:2018年要继续坚定不移抓好钢铁去产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