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尚未生效的判决,一个没有写进判决书里的结论,却被一个标榜清晰、理性、洞察的石材行业媒体,拿出来大做文章,“简一被法院判定虚假宣传及商业诋毁,‘大理石瓷砖’一词被禁用”这一标题,足以吸引行业眼球,足以让“友邦”惊诧。
简一是否涉及虚假宣传及商业诋毁,尚未有最终定论,因为简一还在上诉。“大理石瓷砖”被禁用,却是无中生有的谣言,从网传的判决书来看,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法院并没有做出相关的判决。虽然从传播的效果来看,7万多的阅读量在微信文章打开率不高的今天,确实相当可观。但别有用心的“媒体判决”,实在不是一个专业媒体该做的事,吃相有点难看。 高时与简一之间关于商业诋毁案的官司纷争,已经相持了一年多。由于这一篇报道,近日,石材和陶瓷两个行业,再度群情激愤,隔空呼架。 从行业媒体报道下面的评论来看,基本都站队明显,鲜有理性的声音发出来。两个行业的从业人员都站在各自的立场上摇旗呐喊,不惜余力地向对方抛砖扔瓦,为自己人点赞。在一个屁股决定脑袋的时代,从来都不缺少口水党,缺少的只是理性与对法律的尊重。 作为一个行业媒体的从业者,我也一直关注着这个案件的进展。2016年5月,高时起诉简一的事情,升级成为两大行业之间的口水仗时,我策划的《新闻会客厅》栏目组织了一次名为《跨界战争》的新闻沙龙活动,希望能打破隔阂,推动陶瓷和石材两个行业之间的互动交流。这也是两大行业多年以来第一次正式的互动交流。 这次新闻沙龙活动由知行智库策划总监、独立学者姚若晗老师担任主持,邀请了时任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吴跃飞、南安市石材外经贸协会执行会长李海军以及佛山市艺术设计协会会长李国政等三位来自陶瓷、石材两大行业以及设计界的代表作为嘉宾,来对这一事件进行讨论。本来还想邀请新闻当事人之一简一董事长李志林先生参加,但遗憾的是,简一决意保持低调,并且,一直低调至今。 尽管没有在公开场合表态,简一还是有些动作的。从裁判文书网可以查到一份简一起诉高时的判决书,因为不服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2016)闽0206民初1909号民事裁定,简一向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以“原审法院不是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有权受理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的基层人民法院”为由,请求撤销原审裁定,将本案移送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不过,上诉被驳回。 在《跨界战争》这一次新闻会客厅交流中,陶瓷与石材两个行业的代表,就一些争议较大的问题,达成了共识。关于双方相互指责的辐射问题,都是以个别产品辐射超标涵盖整个行业产品,进行概念偷换以偏概全。 而就大理石瓷砖命名是否侵权的问题,双方都认为,仿自然大理石的纹理,不存在仿冒侵权的问题。石材行业的代表李海军先生也很诚恳地表示,叫什么名字不应该构成侵权。 不过,这份在今年7月6日才创刊的石材行业媒体,却在报道上犯了个失实的错误,代替法院判决,堂而皇之地提出了“大理石瓷砖”被禁用的结论,让人大跌眼镜。 企业之间出于竞争的需要,在营销宣传上,采取对比优势的策略来抑人扬已,这是属于商业伦理范畴,自然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进行规范。 作为一个媒体,应该是理性的建设者,去推动行业互动与合作,而不是一个制造事端的造谣者,加深隔阂,撕裂行业之间的关系。石材和陶瓷之间,并非只有替代与反替代的关系,跨界合作,相互学习,更能让双方受益。而且,当前更重要的事情是,针对两大行业相互指责的辐射假说,媒体更有责任去进行消毒处理,还给消费者一个真相。(作者:肖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