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人文地质
  • >
  • 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之十九——地震中的胜利大逃亡
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之十九——地震中的胜利大逃亡
2017-11-15 17:54 来源:吉林大学博物馆 编辑:矿材网

 从古至今,地震像魔鬼一样无情地折磨着人类,它常常在人们没有丝毫准备的时候突然出现,摧毁财物,残害生灵。在地震面前,人类是那样的孱弱和不堪一击。唐山地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九寨沟地震,在一次次让人撕心裂肺的大震之后,1975年的海城地震总是被人们想起,因为那是一次“被成功预报的大地震”。尽管学术界对“成功预报”仍有争议,但预报使十几万人幸免于难却是不争的事实。


微信图片_20171115175655.jpg

 海城地震纪念碑


 1975年1月13日,辽宁省地震工作者们经过观测和会商,发布了“辽南海城——营口地区未来6个月内将发生5.5-6级地震”的短期临震预报。省政府根据这一预报立即布置防震措施。要知道,做出这样的预报责任极其重大,如果报而不震,因防震造成的损失将十分巨大。


 2月3日6时开始,预报区域24小时内出现大约500次左右连续微震。2月4日8时,发生了里氏4.8级有感地震。省地震局果断做出判断和预报:今天海城地区有发生6级地震的可能。迅即,成千上万人被动员起来,工厂停产,商店停业,学校停课,防震工作在紧张而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北方二月,正值严冬,还有几天就要过大年了。在寒冷的帐篷里或就在露天躲了一天的人们有些耐不住性子,想晚上回到温暖的家中美美地睡上一觉。针对这种情况,各级政府反复公布禁令,高音喇叭不断地播送:请大家远离建筑物,不要返回室内,大地震随时可能发生。为了安抚百姓心情,当时的海城县和营口县还在广场放映了露天电影。


微信图片_20171115175657.jpg


 晚上7点36分,电影正在放映中,地震发生了,大地强烈地颤动着。在漆黑的夜色中,地震的轰鸣声、敲钟声和喊叫声交织在一起,高音喇叭提醒着人们切断电源、灭掉火源、远离建筑物。一切都在大地的颤抖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微信图片_20171115175659.jpg

 海城地震震中倒塌的房屋


 恐怖的地震虽然发生了,人们的脸上却看不到些许愁苦,它们不是为地震的发生高兴,而是为地震工作者的准确预报而欢呼,为自己逃脱了死亡的魔掌而庆幸。是啊,如果没有这次果断而准确的预报,从城乡共损坏127万间房屋的情况看,估计伤亡将达15万人。统计表明,海城地震仅有1328人死亡,只占灾区人口的0.16‰,而且死者多是不愿离家的老人和病人,这是世界地震灾害史上的奇迹。


微信图片_20171115175701.jpg


 海城地震震级为里氏7.3级,震源深度16-21km,震中烈度为9度强,有感半径1000km,是一次较大的破坏性地震。震中位置的区域构造背景属于地震多发的郯庐断裂带北东段。


微信图片_20171115175703.jpg


 震后,美国、日本、新西兰、罗马尼亚、德国等国家的地震学者纷纷前来考察,将这次地震的预报称为“科学的奇迹”。遗憾的是,奇迹不是常态,奇迹不会总是出现,否则就不会有唐山地震和汶川地震那样让国人刻骨铭心的伤痛了。目前,地震预报还是世界科学的难题,愿我们的地震学家们早日降服地震恶魔,那将是国人之幸事,全人类之幸事。

上一篇: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之十七——岩石世界的“球之美”

下一篇: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之二十——旧金山惊魂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