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徜徉在长江以南美丽的海滩时,慢慢退去的潮水像幕布一样打开,一片片金色的沙滩映入你的眼帘。从海水中暴露出的小动物们在匆匆忙忙的奔跑着,转瞬间便一个个钻入沙穴中不见了踪影。这时,如果有幸,你也许会碰到一种奇怪的动物,个头不小于十几厘米,近圆形灰绿色的盖子分成两节,还拖着长长的硬尾巴。仔细端详,螃蟹不像螃蟹,似龟不是龟,蜘蛛不像蜘蛛,虾不像虾,只见这怪物在沙滩上像散步一样慢慢的走着。
恭喜你,你遇见了一只活化石,这是一种学名叫鲎(hòu)的动物,最早出现在距今5.05亿年前的寒武纪晚期地层中,因其头部半个壳形似马蹄,又称“马蹄蟹”。鲎的雌雄成体常在一起,而且体型较大的雌性经常驮着较小的雄性走,又被称为“鸳鸯鱼”。鲎在动物分类中属节肢动物门肢口纲剑尾亚纲,虽然俗称“马蹄蟹”,但与蟹的亲缘关系很远,二者虽然同属节肢动物门,但蟹属软甲纲。鲎与三叶虫钢动物相近,与蛛形纲的蜘蛛、蝎子更具亲缘关系。
当鲎在地球上出现的时候,鱼类还未见到影子,恐龙也是在大约三亿年后才出现在进化时间表里。沧海桑田,时光荏苒,地球上也许发生过多次剧变,恐龙灭绝了,人类都出现了,可直到今天,鲎仍然在时间隧道里慢慢地走着,从五亿年前穿越到今天。生物学家说它们是“演化呆滞”,取个小名叫“活化石”。达尔文针对这样的难题,也是思考多日,认为是在鲎所处的海域环境中没有动物与之竞争,没有生存压力,所以也就懒得进化了。然而,不变的外表可能是一种误导,进化并没有真正把这些无脊椎动物拉下,它们在过去五亿年里已经变化了不少,只是外壳变化微小罢了。
表面上看,鲎其貌不扬,但它对人类的贡献却着实不小。鲎的眼睛能对接收到的视觉信息进行再加工,增强看到影像的边缘反差、略去细节而突出轮廓,从而提高清晰度。由于这一发现,著名的生理学家哈特兰获得了1967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根据这个原理,将其用于电视信号的发送中,在荧光屏上获得了清晰的图像。
鲎是自然界惟一具有蓝色血液的动物,这种含有铜离子的血液具有十分神奇自我保护作用。当鲎身体受伤并遭到细菌侵入时,血液中的细胞会迅速发生凝集反应将细菌凝结,进而杀死它们,这也许是鲎可以存活这麼久的原因之一。根据这一原理,人们经过多年的研究,用鲎血制成“鲎试剂”,用于脑膜炎、霍乱、鼠疫、百日咳等由革兰氏阴性细菌引起的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同时,在药品检验、食品卫生、环境监测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鲎血在医学上的用途导致其价格昂贵,国际上的叫价大约在每升约15,000美元,昂贵的鲎血价格及吃货们对鲎的关注导致其被大量扑杀,而鲎的生长周期却很长,需要近8-13年才能完成繁殖,资源现在已经急剧减少。鲎是中国二级保护动物,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非法捕杀、收购、加工和携带。万物之灵的人类啊,真的不应该让这种延续了五亿年的古老生命在地球上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