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之六——“鱼石螈”的传说
2017-11-14 16:19 来源:吉林大学博物馆 编辑:矿材网

 格陵兰岛——传说中圣诞老人的故乡,是世界最大的岛屿,南北长度大约2570km,宽度约1290km。岛屿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内,岛上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没有大城市的喧闹,没有醉心的鸟语花香。曾经第一个到达北极点的美国探险家皮尔里这样描写道:“那里是极地撒哈拉,同它比较起来,撒哈拉沙漠也大为逊色。在这冰冻的荒漠上,没有生命的迹象,你能够看到的只有无边无际的雪原和蓝色天空中那惨白的、毫无暖意的太阳。”


微信图片_20171114162119.jpg


 然而,格陵兰岛并非一直是这个样子,它也曾走过不寻常的发展演化历程。这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陆地之一,在地球形成的初期,格陵兰已经在地球表面占有了一席之地。地质学家们在这块陆地上找到了形成于38亿年前的古老岩石,这表明格陵兰岛在地壳演化的过程中曾历尽沧桑。


微信图片_20171114162123.jpg


 1929年,丹麦古生物学家雅尔维克历尽艰险,三进格陵兰岛,进行地质考察。一天早晨,雅尔维克正在与同伴收拾帐篷准备出发,忽然发现帐篷旁边的岩石给人以异样的感觉。一些若隐若现的痕迹似乎不是这种岩石所应有的。于是,他撂下手头的工作,开始琢磨起这些岩石来。终于,他惊异地发现,这些异常的线条痕迹是古生物化石导致的。化石很巨大,雅尔维克十分欣喜,因为直觉告诉他,这种生物化石在研究格陵兰的地质历史上一定具有重要意义。


微信图片_20171114162125.jpg


 果然,化石的研究结果表明,这是陆地上第一代正式从水中来到陆地上生活的动物,是生物演化进程中最早的两栖类动物,具有鱼和两栖类动物的共同特征,被命名为“鱼石螈”。因其外形就像鱼类长了四条腿,所以也有人称其为“四足鱼”。产出化石的地层形成于古生代泥盆纪晚期,距今约有3.7亿年。丹麦媒体称这次两栖动物化石的发现是“世界首次陆生动物的伟大发现”。


微信图片_20171114162127.jpg


 时隔不久,又有人在岛上发现了地球上第一代陆生植物化石。根据这些发现,地质学家们给格陵兰这块古老的地壳恢复名誉,编写了它的演化历史。


微信图片_20171114162129.jpg


 在大约4亿年前的泥盆纪,格陵兰岛位于赤道附近,那时,岛上气候温暖潮湿,并没有被冰雪和冰原所覆盖,蔚蓝色的海洋环绕着格陵兰,海水中的低等生物被海浪卷上陆地,慢慢长出了根须和茎秆,成为第一批登陆的植物。那时格陵兰岛上沼泽遍地,湖泊众多。宁静的湖水中各种鱼类十分繁盛,有笨头笨脑的头甲鱼,行动缓慢的节甲鱼,还有既能用腮在水中呼吸,也能用肺在空气中呼吸的总鳍鱼。这些鱼类后来成了陆地上第一代动物,它们也许就是我们人类的祖先。随着海底扩张和格陵兰岛陆块不断向北漂移,温暖湿润的气候逐渐转成披冰戴雪,银装素裹的世界,变成了今天的北极冰库。


微信图片_20171114162131.jpg

上一篇: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之五——地球生命大爆发之谜

下一篇: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之七——岩石中的远古精灵——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