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人文地质
  • >
  • 全景|从“钱”说起——走进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全景|从“钱”说起——走进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2017-11-13 17:25 来源: 吉林大学博物馆 编辑:矿材网

微信图片_20171113172312.jpg


古风存方圆 日月现乾坤

——中国古代钱币与社会生活展

 

微信图片_20171113173154.jpg


吉林大学
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开馆时间:
周二至周日8:30~15:30

有人说你是国家政权的象征,
是财富荣誉的象征;
有人说你是中国文化艺术的载体之一,
是一部中华书法艺术的编年体史书;

有人说从你身上看到了
和谐、圆满、周正的影子,
说你运转无穷,从未停歇;

你有时像农具,有时又像刀具,
仿佛让我看到古时人民挥洒汗水劳作的场景;

你有时像天又像地,
仿佛向我诉说着对“大一统”的渴望和期盼……


微信图片_20171113173157.jpg


青铜之光
——先秦时期钱

       先秦时期,是中国钱币的起源和产生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提高,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交易行为,从物物交换到了更为简便的专用等价物进行交换,首先成为这一特殊商品的是实物货币贝币,其形态美观,色泽漂亮,受到人们的喜爱。殷商时期,出现了金属铸币。

微信图片_20171113173206.jpg

布币

演变来源:青铜农具鎛(音同“布”)
主要流通地区:三晋、两周地区

微信图片_20171113173208.jpg

刀币
演变来源:商周时期的青铜工具削
主要流通地区:东方的齐、燕等地

微信图片_20171113173210.jpg

圜钱(圜金、环钱)

演变来源:璧环
主要流通地区:战国时的秦国和魏国


微信图片_20171113173213.jpg

蚁鼻钱(鬼脸钱)

演变来源:沿用仿制贝

主要流通地区:江淮流域楚国


天圆地方
——秦汉时期钱币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用秦国的黄金、半两钱统一了全国的货币,并颁布了统一货币的法律。秦末汉初钱制长期混乱,汉武帝元鼎四年销废各种铜钱,铸造五铢钱。五铢钱制度的确立,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巩固,在政治上、经济上具有重要意义。西汉末年,王莽时期推行四次币制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它的文字、冶炼和设计都匠心独具,堪称中国古钱一绝。

微信图片_20171113173217.jpg

秦半两


“秦半两”以“圆形方孔”为造型,方孔为地方,外圆代表田圆,它象征着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微信图片_20171113173220.jpg

西汉五铢

“铢”是古代一种重量单位,为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五铢钱沿用七百余年,可谓是中国行用最久的钱币。


微信图片_20171113173223.jpg

微信图片_20171113173225.jpg

王莽币制改革

第一次改革颁布三种大钱:大泉五十、契刀五百、一刀平五千;第二次改革只保留大泉五十,废另两种大钱,并新铸小泉直一铜钱;第三次改革推行“宝货制';第四次改革废止小泉直一,改行“货泉”和“布泉”


承启文明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钱币

微信图片_20171113173230.jpg

三国两晋时期是中国钱币发展进程中的低潮时期。由于政治动乱、经济不稳,这个时期的钱币特点可归结为:一为少,二为杂,三为不是“小钱”,即是“大钱”。


微信图片_20171113173233.jpg

南北朝时期,铸钱数量比三国两晋多,其特点为:从钱体大小来说,是先小后大;从质量优劣来说,是先劣后优。


开元盛世
——隋唐五代时期钱币

       隋文帝开皇三年铸行一种合乎标准的五铢钱,史称开皇五铢和置样五铢,同时禁止各种旧钱流通,结束三百余年混乱局面,唐高祖武德年间621年铸行“开元通宝”钱,结束了秦汉以来以重量铢两定名的钱币体系,而开创了唐宋以后以“文”为单位的年号、宝文体系铜铸币。从此方孔圆钱由铢两体系转变为年号、宝文体系,沿革两宋至清,这是中国古钱币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阶段。

微信图片_20171113173238.jpg

微信图片_20171113173241.jpg

翰墨神韵
——宋辽西夏金元时期钱币
       两宋的钱币制度,是以钱为主,钱文以国号、年号、加宝文为主要结构。北宋时期钱文书法各体兼备,让人沉醉其中。金朝钱币大都制造粗糙,颇具质朴之感。元朝币制以纸币为主,但也曾铸行过少量铜钱,受战争的影响,铸币工艺和材质没有前朝的精美,有着豪放的风格,钱币文字有汉字和元代的蒙古字,八思巴字。

微信图片_20171113173244.jpg

微信图片_20171113173247.jpg


微信图片_20171113173248.jpg


微信图片_20171113173251.jpg


银钱争妍
——明清时期钱币

微信图片_20171113173254.jpg

 明朝国力强威,商品经济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时期,统治者仍推行纸币,明初正式发行大明宝钞。


微信图片_20171113173259.jpg


 但后来纸币不断贬值,白银渐渐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形成了以银为主,以钱为辅,银钱兼用的货币流通制度。


微信图片_20171113173302.jpg


 清代币制是银钱平行末位,大数用钱,但白银的地位更加重要。


微信图片_20171113173304.jpg


清代的铜钱在最初的二百多年中,都是承袭两千多年来的方孔圆钱,用范模铸币,到了清末,才采取了机器铸币,铸造新式铜钱和铜元。


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展

微信图片_20171113173307.jpg
战国陶量

微信图片_20171113173309.jpg
秦铜权

微信图片_20171113173311.jpg
唐三彩拉马人

微信图片_20171113173314.jpg
宋带盖瓷魂罐

微信图片_20171113173316.jpg
宋岳飞铜印

微信图片_20171113173318.jpg
明三彩陶武人

微信图片_20171113173321.jpg
辽金六耳铁锅

岁月悠悠,
古今多少事已然不在;
古币犹存,
不言不语展示历史变迁。
先秦至清末,
它们在风云变幻中流传,
如今,它就在这里向你诉说那段
被历史风尘掩盖的前缘。
一部钱币史,
一部泱泱中华千年发展史。

上一篇:生物演化与地史学科学传播专家团队获表彰

下一篇: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之“地球两极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