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多行业全面限产,又一轮价格上涨潮
2017-11-10 10:10 来源:铝看天下 编辑:矿材网

 近日,环保部、发改委、工信部等多部委及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共同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方案提出,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5%以上,重污染天数同比下降15%以上。


 同时,钢铁有色水泥行业全面限产停产,采暖季唐山等城市钢铁限产50%,电解铝和氧化铝企业限产30%以上,水泥建材全部停产。


 实施范围


  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包括:

  北京市、天津市;

  河北省石家庄、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市;

  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市;

  山东省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市;

  河南省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市(以下简称“2+26”城市,含河北省雄安新区、辛集市、定州市,河南省巩义市、兰考县、滑县、长垣县、郑州航空港区)。


  多行业全面限产停产


  方案提出,在2017年采暖季11月15日前,京津冀及周边区域要提前完成化解过剩产能任务,“2+26”城市完成72台机组、398万千瓦的燃煤机组淘汰,淘汰的燃煤机组要实现电力解列或烟道物理割断。


  同时,钢铁、焦化、建材、有色等多个行业在采暖季将错峰生产。


  “2+26”城市要实施钢铁企业分类管理,按照污染排放绩效水平,2017年9月底前制定错峰限停产方案。石家庄、唐山、邯郸、安阳等重点城市,采暖季钢铁产能限产50%,以高炉生产能力计,采用企业实际用电量核实。


  除了保障供暖等民生任务,水泥、砖瓦窑、陶瓷石膏板等建材行业采暖季全部实施停产。方案要求,各地应结合本地建材行业产业特征,提出更大范围错峰生产要求。


  有色化工行业优化生产调控,采暖季电解铝厂限产30%以上,氧化铝企业限产30%;炭素企业达不到特别排放限值的,全部停产,达到特别排放限值的,限产50%以上;涉及原料药生产的医药企业涉VOCs排放工序、生产过程中使用有机溶剂的农药企业涉VOCs排放工序,在采暖季原则上实施停产。


  工业企业大宗物料实施错峰运输。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除了民生保障物资等,环渤海地区港口集疏运车辆禁止进出港区。

  

 周期品价格将获支撑


  在采暖季环保限产停产政策预期下,钢铁、有色、化工迎来了几轮上涨潮。


  今年采暖季环保限产与往年不同。首先,今年是“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目标的考核年,大气治理效果有明确的考核指标。其次,冬季限产已经不是单纯“26+2”城市的范围,山东、河北等地的非“26+2”城市也加强环保举措;第三,上半年钢铁、有色、煤炭等企业盈利普遍较好,将积极响应环保政策以保护自己的蛋糕。这些因素决定了今年秋冬季环保措施将更严格。

上一篇:下一步环保体制如何改?中央编办领导这样说

下一篇:湖北省考核组对黄冈市河道采砂管理工作进行目标责任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