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1月份后煤价开始快跌,环渤海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已经逼近680元/吨。
据鄂尔多斯煤炭网监控数据显示,在上个月25日左右,环渤海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还在720元/吨左右,在之后的10天,基本是平均每天降4元/吨的节奏在下跌。截至11月7日,差不多累计下跌了40元/吨,而且还没有见底的迹象。
随着沿海沿江电厂库存的提升,这些天下游电厂接货的意愿非常低,能够接受的价格倒推到北方港平仓价5500大卡动力煤只有660元/吨左右。现在一些大型电厂主要拉长协煤,市场现货几乎不要,北方港口平仓的谈判价格差不多670元/吨,远低于大型煤炭企业695元/吨的现货价。
山西某贸易商表示,目前来看市场价格趋于稳定,单一山西煤5500大卡平仓价695-705元,5000大卡平仓价600-610元。终端目前还是不怎么接市场煤,预计要到周末才开始采购。 秦港某贸易商表示,11月6日各家出货明显增加了,卖煤的很多,了解到市场上有5000大卡蒙煤605元的价格出售的,买方接货价格在600元左右,而5500大卡煤的性价比不高。下一年度长协签订在即,大集团也想把煤价稳在高位。 某电厂表示,这几天我们还是接的长协煤,市场煤暂时不懂,现货价格变化不大,山西煤5500大卡平仓价690元,5000大卡平仓价595元。 山东某贸易商表示,目前下游电厂库存高位,港口没有需求,市场报还盘都很少,供需两弱,了解到蒙煤5500大卡平仓价690元的价格貌似愿意接的也不多。 秦港另一贸易商表示,港口市场煤价还在下降,了解到港口低硫山西煤5500大卡硫0.6平仓报价700元,下游用户还盘690元,实际成交价695元。另外5000大卡低硫山西煤平仓报价605元。
在煤炭供给方面,10月份以来,与环渤海地区动力煤市场关联度较高的晋陕蒙等主要产地,煤炭的出矿价格已经平稳,部分区域的煤价甚至已经出现下跌走势,导致产地煤价对环渤海地区现货动力煤价格的支撑力度减弱。
面对价格持续下跌的行情,手头并没有囤积太多煤炭现货的王晓飞开始有些庆幸:“幸亏前段时间没有大规模囤货,否则现在就得亏本出手了。”
“禁煤区”竞相扩大,削减煤炭消费成“杀手锏”
根据环保部《关于发布〈高污染燃料目录〉)的通知》要求,禁燃区内禁止燃用原煤、散煤、煤矸石、煤泥、煤粉、水煤浆、型煤、焦炭、兰炭等(单台出力大于等于20蒸吨/小时的锅炉除外);石油焦、油页岩、原油、重油、渣油、煤焦油等燃料;各种可燃废物和直接使用生物质燃料(树木、秸秆、锯末、稻壳等)。
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计划》,要求扩大城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逐步由城市建成区扩展到近郊。
随后多地陆续开始行动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
2013年9月,珠三角地区除东莞外,8城市划定城区禁燃高污染燃料的范围;2014年8月,北京市出台最严禁燃令,城六区全部纳入禁燃区,彻底禁止燃煤;2015年1月,《西安市建设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工作实施方案》开始实施,划定城市禁燃区面积达453.81平方公里,占该市城市建成区面积89.9%。
还有部分城市在最初划定的禁燃区基础上,几经调整,逐步扩大禁燃区范围。
11月6日,据兰州日报报道,兰州市扩大城区高污染物禁燃区,面积增至135.55平方公里,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82.65%。
2013年,兰州市初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面积103.87平方公里,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61.90%;次年9月,兰州市将禁燃区面积调整扩大至115.67平方公里,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75.91%。
这次,是兰州市第二次调整扩大禁燃区范围。禁燃区面积进一步增至135.55平方公里。
在此之前,广东广州市、山东泰安市,以及工业重镇湖北武汉市也相继进一步调整了扩大了禁燃区。武汉市今年将禁燃区范围扩大至绕城高速公路范围内,并单独划定9个禁燃区域。
今年9月,广州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环境管理的公告(征求意见稿)》,提出广州行政区均划定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全市禁止销售煤炭及其制品等高污染燃料。
佛山也发布了《关于调整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的通告》,将禁燃区调整扩大。
以武汉为例,澎湃新闻注意到,武汉市公布的禁燃区示意图显示,2012年,武汉市在“十一五”时期划定的禁燃区基础上,经过调整扩大,将禁燃区扩大至三环以内区域;而这一次调整,禁燃区范围大幅扩大至绕城高速公里环线内区域,并另单独增设9个禁燃区,已逐渐向近郊延伸。
今年8月31日,第二届中国散煤综合治理大会上,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等多部门组成的散煤治理调研专家组发布的《2017中国散煤治理调研报告》指出,2015年中国散煤消费量约7.5亿吨,其中民用生活燃煤约2.34亿吨,小锅炉燃煤约2.2亿吨,工业小窑炉燃煤约2.36亿吨,其他未完全统计的散煤约0.6亿吨。
“煤炭消费比重下降的整体趋势不会改变,”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李福龙在今年7月国家能源局召开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16年全国煤炭消费比重为62%,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等清洁能源比重为19.7%;今年上半年,煤炭消费比重约为60%左右,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等清洁能源比重约为20%左右。煤炭消费逐步下降,这是一个长期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