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遍全球!这一“神药”多地缺货,已有国家限制使用!
2023-11-16 11:10 来源: 证券时报 编辑:矿材网

?目前,“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火爆全球,在不少国家更是陷入供应短缺状态。


  针对这一情况,比利时联邦药品和保健品局在当地时间11月14日发布声明称,Ozempic(司美格鲁肽的糖尿病版本)等GLP-1药物只能适用于患有2型糖尿病和某些重度肥胖症的患者。另外,受到限制的药物还包括诺和诺德的Rybelsus和Victoza,以及礼来的Trulicity和阿斯利康的Bydureon。


  据了解,Ozempic是丹麦药企巨头诺和诺德制造的一款新型可注射处方药,用于配合饮食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其药物有效成分为Semaglutide(中文为司美格鲁肽)。Ozempic的姐妹产品Wegovy有效成分也是司美格鲁肽,但剂量不同,专攻减肥适应症。


  此前,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直接发推表示,“禁食和Wegovy”是他减肥的秘诀,由此,这一款“减肥神药”Wegovy在全球爆火,并陷入供应紧缺。


Wegovy买不到,不少减肥人士则开始使用Ozempic来减肥,这又进一步导致糖尿病患者的用药出现紧缺。


  值得注意的是,比利时并不是第一个限制Ozempic“挪作他用”的国家。今年7月份,英国对Ozempic用于非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途实施了类似的限制。


  全球陷入供应紧缺


  事实上,早在今年10月26日,比利时联邦药品和保健品局就曾发文建议,GLP-1类似物在全球范围内的需求越来越大,其中一些药物的有限供应将在比利时持续到2024年6月,因此部分药物只能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和重度肥胖患者。


  据了解,今年10月,比利时卫生部长Franck Vandenbroucke表示,由于目前诺和诺德的Ozempic供应短缺,比利时正考虑暂时禁止使用Ozempic来治疗肥胖症,以保留该药物给患有糖尿病的患者。


Vandenbroucke指出:“我们告诉医生,他们必须为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保留这种药物,但我们发现这种策略不起作用。”他还表示,他知道这种药物对患有病态肥胖的人也有用,所以需要对此进行讨论。但简单的建议并不足够,需要发出强烈的法律信号。


  在11月14日的声明中,比利时联邦药品和保健品局指出,“我们理解这可能会造成不便。无需担心,我们正在采取措施,以便更多患者能够接受GLP-1类似物的治疗。”


  同时,该局还呼吁不要在网上寻找这些药物,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已收到欧盟境内存在伪造GLP-1类似物的报告。


  目前,司美格鲁肽的紧缺供应正在席卷全球。


  欧洲药品管理局早在2022年10月就曾表示司美格鲁肽已经间歇性缺货,短缺将持续至第二年。今年3月,EMA再次发布官方声明称,诺和诺德生产的降糖针司美格鲁肽将面临较长时间的短缺,并预计持续整个2023年。EMA还称,虽会继续增加供应,但不确定何时才能满足市场需求,并要求该药首先供应给糖尿病患者,而不是将其用于减重的人群。


  不仅是在欧盟,在美国市场,Wegovy也从2022年3月开始便出现在美国FDA发布的药品短缺清单中,至今仍未被除名。据悉,Wegovy供应受限促使众多美国肥胖症患者将目光投向糖尿病用药,这让Ozempic也同样步上缺货后尘。这一结果大范围影响了美国糖尿病人群的用药,部分医生不得不将处方退回到诺和诺德上一代GLP-1产品利拉鲁肽(Saxenda)。从今年7月开始,利拉鲁肽也同样上了美国FDA的药品短缺清单。


  不过在中国市场,证券时报记者查询某电商平台发现,目前Ozempic暂未出现短缺,糖尿病患者仍能正常购买到相关药物。


  两大药企动作不断


  在相关药物持续供不应求的背景下,两大减肥药巨头——美国药企礼来制药和丹麦药企诺和诺德的股价也应声飞涨。今年10月13日,礼来制药股价创下历史新高达到629.97美元/股,目前最新市值达到5799亿美元,成为全球医企之王;诺和诺德股价同样在10月13日这一天创下历史新高,市值突破4400亿美元,超过LVMH集团,跃升为全欧洲市值最高的公司。


  据诺和诺德披露的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诺和诺德实现销售收入1663.98亿丹麦克朗(约合人民币1755亿元),同比增长29%,净利润为617.2亿丹麦克朗(约合人民币650亿元),同比增长47%。从产品来看,诺和诺德明星产品——GLP-1类抑制剂司美格鲁肽实现大幅度增长。


  今年前三季度,司美格鲁肽三款产品累计销售额达到1002.22亿丹麦克朗(约合人民币1057亿元)其中,减重适应症的Wegovy销售217.29亿丹麦克朗(约合人民币229亿元),同比增长高达481%;尤其是第三季度,Wegovy快速放量,销售达到96亿丹麦克朗(约合人民币101亿元)。


  礼来的三季报同样吸睛。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收入247.7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94亿元),同比增长16.63%;净利润30.5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0亿元),同比下滑29.17%。备受关注的重磅降糖药替尔泊肽(商品名为Mounjaro)销售额吸睛,今年前三季度销售收入累计达29.5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4亿元)。分季度来看,今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替尔泊肽销售分别为5.6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1亿元)、9.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0亿元)、14.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2亿元)。


  而在近期,两大药企同样是动作不断。


  当地时间11月8日,美国FDA宣布了一则让全球投资者瞩目的消息:礼来公司的Tirzepatide注射液用于长期体重管理获得批准,商品名为“Zepbound”。礼来官网新闻稿提到,Zepbound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在美国上市,共有6种剂量,标价为1059.87美元,较诺和诺德Wegovy的售价低了约20%。


  而为了应对供应短缺的问题,11月10日,诺和诺德发布声明称,未来几年计划投资超420亿丹麦克朗(约443亿元人民币),扩建其位于丹麦的工厂,占地面积约为17万平方米,旨在提高减肥药Wegovy和其他药物的产能。


  诺和诺德表示,建设项目周期从2025年底开始至2029年完成,其中部分投资已包括在2月份宣布的250亿丹麦克朗资本支出中。这项投资将提高从活性药物成分(API)制造到包装的整个全球价值链的产能,其中大部分投资将用于API产能,包括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药物。


  中国药企快步跟进


  中国药企也正在快步跟进。


  倚锋资本相关人士此前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来看,已经从GLP-1受体激动剂创新药研发中获得药物回报的主要是国外药企。”中国本土药企参与其中有两大路径:


  一是药物研发,具体为直接进行GLP-1受体激动剂创新药研发,或进行GLP-1的生物类似药物研发,从研发端看:目前市场上多肽类产品最多,其次是小分子药物,单抗类和双抗类激动剂最少,因此布局单抗、特别是双抗类型的GLP-1受体激动剂是差异化优势、突破点。


  二是深入产业链上游,成为多肽原料药供应商也是国内企业参与的方式。具体来看:一方面,全球非胰岛素类的多肽药物市场规模更加庞大,据沙利文预测,该市场规模有望从2020年的357亿美元升至2025年的622亿美元;另一方面,相较于药物研发,多肽原料药企业一旦进入已经获批GLP-1类产品产业链,变现更快。


  天风证券相关研报显示,目前司美格鲁肽国内原料药供应商共有4家,分别是浙江湃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健翔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江苏诺泰澳赛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天马医药集团天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有20家公司启动了GLP-1生物类似药的在研项目。根据药智网数据,司美格鲁肽“酰化的GLP-1化合物”专利在国内将于2026年到期,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的开发竞争也愈发激烈,临床进展上,联邦制药、华东医药、丽珠集团、九源基因以及齐鲁制药等公司进展最快,已将产品推至III期临床。


上一篇:多家光伏巨头密集发声:产能过剩或短期内再平衡

下一篇:94岁女首富的宫斗史:逼宫儿子,为儿媳斗小三、分百亿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