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国家和政府政策强有力的推动下,石墨烯产业发展十分火爆,石墨烯研究院、石墨烯产业基地、石墨烯新材料园区,更是遍地开花。
有的声称将通过几年努力建成百亿级,更有的声称要打造成千亿级的产业。
火爆的背后是什么?
有专家指出,这是因为她“天生丽质”——作为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石墨烯被称为“黑金”,是“新材料之王”,科学家甚至预言石墨烯将“彻底改变21世纪”,极有可能掀起一场席卷全球的颠覆性新技术新产业革命。为此,地方政府在转型中寄希望石墨烯产业,想方设法扶持企业进入石墨烯领域,一些企业更是想成为石墨烯产业的“第一个掘金者”。
然而,目前的现状是,在概念依然模糊的情况下,一些地方不管基础条件成熟不成熟,就盲目把石墨烯产业列入资金重点支持产业,甚至不惜工本建设石墨烯产业园区;企业不管是否具有研发与合作能力,更是盲目直奔石墨烯而去,关键核心技术没有解决,真正意义上的石墨烯产品还没出来,就开始到处游说开发成功,致使石墨烯产业发展出现一系列问题。
目前,国内石墨烯领域的企业,绝大多数没有赢利,仍处于不停的投入之中。如常州一家生产石墨烯涂料的企业,去年,对外声称实现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可实际上,企业仅用工就近200人,再加上原材料、生产等,企业已连续几年亏损。企业没有赢利,关键在于没有核心技术、产品低层次、标准缺位、市场应用难。
中国碳谷科技集团首席专家戴加龙说,“现在,社会上炒作石墨烯概念非常严重,其噱头意义远大于实用价值。企业做研发、做产品、做市场,都得诚信。做到哪一步就说到哪一步,取得什么成果就介绍什么成果,‘放卫星’——不切实际的虚报浮夸,不仅不能给石墨烯增光添彩,反而会给石墨烯抹黑。对石墨烯的发展来说,‘放卫星’究竟是帮忙还是添乱、是补台还是拆台,结论应该是不言而喻的。现在业界对石墨烯的概念大多停留在理论上,实际上在真实应用中石墨烯应该理解为:纳米+二维材料+石墨自身的性能。”
那么,我国该如何抓住机遇?
在日前举行的“2016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暨中国国际碳材料应用博览会”上,专家们提出,必须要解决概念模糊、研发起点低、缺乏标准、产品同质化等制约石墨烯产业发展的瓶颈,要通过加强基础研究投资,强化产学研合作,加快实现石墨烯新材料的技术创新,促进石墨烯在防腐涂料中率先规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