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砂石类采矿权出让热度不减,部分省市的获矿成本也居高不下。
例如,2020年,华润水泥以32.1亿元竞得广东封开大排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采矿权;2021年,浙江交通资源投资有限公司以68.2亿元竞得浙江三门其头山建筑用凝灰岩矿采矿权;2022年,封开海螺交投绿色建材有限公司以68.2亿元竞得广东封开县古利山矿区饰面用花岗岩矿采矿权。
在砂石类矿权出让持续火爆,频频出现天价交易的市场情况下,砂石行业从业者以及有意向进入砂石行业投资者了解全国各地砂石类采矿权获矿成本尤为重要。砂石数据中心特选取全国2020-2022年新出让的砂石类采矿权数据进行分析。
据砂石骨料网数据中心不完全统计,2020-2022年,全国矿权成交数量由589宗上升到971宗,平均单矿产能由171万吨增加到227万吨。近三年全国砂石类采矿权平均获矿成本逐年下降,但在砂石需求量大、地理位置比较优越的省份,矿权竞争依旧激烈。沿江、沿海地区大型采矿权平均获矿成本大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些经济欠发达、矿产资源丰富的城市,地方财政收入对矿业权出让的依赖度较高。
矿权成交数量稳步增长 单矿产能不断提高 据不完全统计,2020-2022年全国共成功出让砂石类采矿权2205宗。(备注:新成交砂石类采矿权仅统计大陆地区,不包含港澳台等地。) 如表1所示。2020年全国共成功出让砂石类采矿权589宗,平均单矿年产能达171万吨。2021年全国共成功出让砂石类采矿权645宗,平均单矿年产能达192万吨,较上年增长12.28%。2022年全国共成功出让砂石类采矿权971宗,较上年增加50.54%;平均单矿年产能达到227万吨,同比上升18.23%。 分省来看,2020年,贵州及黑龙江等地出让砂石类采矿权数量较多,均在70宗以上;2021年,云南及贵州等地出让采矿权数量较多,两地出让矿山合计占比约36.74%;2022年,新疆及贵州两地出让采矿权数量较多,合计占比约32.85%。安徽矿产资源较为丰富,近三年砂石类采矿权平均单矿年产能在众多省份中独占鳌头,平均单矿年产能在数值上均达到千万吨级别。 由此可见,我国近三年砂石类采矿权成交数量稳步增长,平均单矿产能不断提高,行业供给结构有所优化,各省份因其具体情况差异、区位条件不同,砂石类采矿权出让数量和平均单矿产能存在较大差异。 表1 2020-2022年全国新成交矿权数量及设计年产能统计表 数据来源:砂石数据中心(砂石骨料网https://www.cssglw.com/) 获矿成本总体降低 热点地区价格居高不下 在砂石矿权交易热度如此之高,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背景下,砂石类采矿权获矿成本是节节攀升还是每况愈下?为更清晰直观的了解全国砂石类矿权交易行情状况,砂石数据中心选取近三年各省份平均获矿成本进行对比分析,详细数据如表2所示(备注:表2中各省份平均获矿成本计算方式为:全省砂石类矿权成交总价格/全省成交矿权总储量;全国平均获矿成本计算方式为:全国砂石类矿权成交总价格/全国成交矿权总储量。)。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全国新成交砂石类采矿权的平均获矿成本约4.70元/吨;2021年全国平均获矿成本约4.69元/吨,同比下降0.21%;2022年全国平均获矿成本约3.06元/吨,同比下降34.75%。 其中2020年、2021年浙江省连续两年平均获矿成本位居榜首,分别为22.95元/吨和26.47元/吨,2022年,江苏省仅出让1宗砂石类采矿权,获矿成本以14.69元/吨位居榜首,当年浙江省获矿成本次之,为14.25元/吨。 由此可见,近三年全国新成交砂石类采矿权平均获矿成本虽逐年下降,但在砂石需求量大、地理位置比较优越的省份,矿权竞争依旧激烈。 表 2 2020-2022年全国新成交采矿权平均获矿成本统计表 数据来源:砂石数据中心(砂石骨料网https://www.cssglw.com/) 大型采矿权成本较高 热点地区矿权竞争愈演愈烈 伴随环保治理、安全整顿以及产能整合进程的加快,大量小微砂石矿山关停并转、退出市场,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且多地发布的“十四五”矿产资源规划明确要求砂石类矿山规模不得低于100万吨/年。 但由于各地资源情况不一,部分地区在执行层面未落实到位,小微型矿山仍大量存在,其竞拍价格较低,拉低整体权重。而企业对大型采矿权关注度高、市场化竞争程度更为激烈,更具有研究意义。 为此,特选取热点地区(长江沿线、沿海省份)年产500万吨及以上的大型砂石类采矿权信息进行分析,详细数据见表3至表5(备注:表3至表5中的大型砂石类采矿权平均获矿成本计算方式均为单矿获矿成本的平均值,全国数据为当年全国矿山全部数值计算结果。)。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长江沿线、沿海地区共统计到年产500万吨及以上的大型砂石类采矿权38宗,涉及8个省份。 2021年,沿江、沿海地区共统计到年产500万吨及以上的大型采矿权67宗,涉及7个省份。 2022年,沿江、沿海地区共统计到86宗年产500万吨及以上的大型砂石类采矿权。 从统计数据中不难看出,近三年沿江、沿海地区大型采矿权平均获矿成本大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浙江省积极推进“净矿出让”,其市场化强度较高,近三年大型采矿权平均获矿成本远高于其他省份水平。 表3 2020年部分年产500万吨及以上的采矿权统计表 数据来源:砂石数据中心(砂石骨料网https://www.cssglw.com/) 表4 2021年部分年产500万吨及以上的采矿权统计表 数据来源:砂石数据中心(砂石骨料网https://www.cssglw.com/) 表5 2022年部分年产500万吨及以上的采矿权统计表 数据来源:砂石数据中心(砂石骨料网https://www.cssglw.com/) 大矿出让频繁 矿业成为部分地区财政税收一大重头 财政部2023年1月30日发布《2022年财政收支情况》,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艰难转正,共计203703亿元,比上年增长0.6%,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9.1%。并呈现出全年收支紧平衡;非税收入快于税收收入(主要是地方多渠道盘活闲置资产,以及与矿产资源有关的收入增加,拉高地方非税收入增幅14.3个百分点)。 随着砂石市场供需格局的不断变化,大型矿权出让成为部分地区财政税收一大重头。一些经济欠发达、矿产资源丰富的城市,也将矿产资源出让作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大型矿山出让信息不绝于耳。砂石数据中心特选取热点省份和地市的砂石类矿权交易总金额和地方一般财政收入增速两个指标展开分析,详细数据见表6。 统计数据中,从获矿总成本来看,2020年广东省砂石类矿权交易总金额以130.21亿元位居首位;2021年砂石类矿权交易总金额仅有安徽省超过百亿元规模,为255.06亿元;2022年砂石类矿权交易总金额超过百亿元的有安徽省、广东省、广西和湖北省,分别为136.77亿元、408.95亿元、154.88亿元和147.09亿元。 从地方一般财政收入增速来看,在选取到的地级市中,2020年,广西的来宾和贺州市、黑龙江的黑河市均比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高出10%以上;2021年,广西的来宾和贺州市、湖北的随州市以及四川的雅安市地方一般财政收入增速均比省级的高出10%以上;2022年,福建的漳州市、广东的肇庆和云浮市、广西的来宾市、河南的平顶山和驻马店市、黑龙江的黑河市、四川的雅安和乐山市及河北的邯郸市均比省级地方一般财政收入增速高出10%以上。 除此之外,选取地市中,大部分地区一般财政收入增速比省级一般财政收入增速要高。可见,大型砂石类采矿权的出让能在较大程度上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且不同地区对矿权交易的依赖度有所不同。 表6 2020-2022年部分省市砂石类矿权交易总金额和地方一般财政收入增速统计表 数据来源:砂石数据中心(砂石骨料网https://www.cssglw.com/) 疯抢砂石矿权放缓 行业理性回归 盘点近几年全国砂石类矿业权出让信息不难发现,我国砂石类采矿权竞争尤为激烈,拿矿成本高位运行。一方面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砂石资源需求大,企业认为有利可图,纷纷转战砂石市场,进而提高竞价强度。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为激活经济市场活力,推进产业链发展,保障地方民生和群众就业而加快推进大型矿山出让工作。 4月14日,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税务总局三部门联合解读新修订的《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办法》提出:采矿权出让收益首次征收比例不得低于采矿权出让收益的10%且不高于20%,采矿权人自愿一次性缴清的除外;剩余部分在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内按年度分期缴清。其中,矿山生产规模为中型及以上的,均摊征收年限不少于采矿许可证有效期的一半。对砂石土类等勘查风险较低或可直接出让采矿权的矿种,暂未纳入《矿种目录》,矿业权出让收益率未作出统一标准,各地地方政府自行决定。 未来,出于宏观经济及地方发展考虑,地方放矿频率仍然较高。但随着砂石类矿权的逐步释放,市场供需结构或将改变,市场下行和企业预期利润严重不足,让原本信心满满疯抢砂石矿权的企业不得不重新审视并放缓节奏,砂石矿权争夺是否会由激进转变为理性,我们拭目以待。 注:本文中的矿山成交价格不包含特殊情形下少量矿山涉及到的处理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