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应急管理部举行2022年9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矿山安监局网信办主任王素锋女士就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防范化解矿山重大安全风险? 什么是“智慧矿山”,对于提升矿山本质安全水平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回答。
为坚决防控重大安全风险,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近年来,应急管理部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9月16日,应急管理部举行2022年9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矿山安监局网信办主任王素锋女士就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防范化解矿山重大安全风险的? 什么是“智慧矿山”,主要特征是什么?对于提升矿山本质安全水平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回答。
总台央视新闻频道记者:请问在矿山安全监管监察中,我们是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防范化解矿山重大安全风险的?
国家矿山安监局网信办主任王素锋女士:谢谢您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近几年,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抢抓历史机遇,大力推进矿山安全信息化建设,以新一代信息化技术整体提升防范化解各类矿山灾害事故风险的能力。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可以用执法“一盘棋”、监测“一张网”两句话来概括。
一是建成全国煤矿安全监管监察执法“一盘棋”。实现煤矿安全核准、设计审查、行政许可、执法检查、行政处罚、关闭退出的全流程网上办理。此外,我们还开发了同案智能类推的模块,给执法人员智能推送适用法律条款、历史处罚等内容,使执法更加公正、公平、规范。
二是建设煤矿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一张网”。完成全国3423处煤矿“三大系统”(安全监控、人员定位、工业视频)联网和数据接入,扩展接入煤矿冲击地压、水害、矿用重大设备等动态监测数据,可在线监测甲烷、一氧化碳、氧气等60余万个传感器、80余万名入井作业人员、4.3万路工业视频动态监控数据;完成3364处煤矿“电子封条”联网接入。各级矿山安全监管监察人员可随时查看任何一个煤矿的瓦斯超限情况、井下人员情况等。
非煤矿山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已经基本完成,从今年初开始全面推进。在应用信息化系统防范化解矿山重大安全风险方面,可以用“应用机制基本形成,应用效果明显”来概括。
一是建立应用机制。国家矿山安监局党组要求局领导、机关各司、省级局班子成员都要带头使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并定期听取应用情况汇报。通过一年多的使用,全系统基本形成“线上日常巡查+现场核查”的监管监察新方式。利用系统累计开展煤矿远程监察执法共3421矿次,查处隐患12013条,其中重大隐患128条。
二是应用效果比较明显。国家矿山安监局利用接入的煤矿感知数据,开展风险分析研判,研判潜在风险,督促省级局、矿山企业开展核查处置。累计监测45537条瓦斯报警数据,对4258起瓦斯超限情况进行分析统计,通报并督促整改区域性风险和重大隐患444起。
我这里有一组数据。今年8月与去年6月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开始应用时相比,一是瓦斯超限起数大幅下降,全国煤矿发生瓦斯超限次数下降1133起,降幅86.4%;二是超限处置率大幅提高,全国煤矿瓦斯超限处置率上升43.8%,增幅78.2%,达到99.8%,煤矿对瓦斯超限不管不问的情况有较大改变。
上述情况和数据表明,通过加快运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压实了矿山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力提升执法的科学性、准确性、针对性,为防范化解矿山重大安全风险提供了基础支撑。谢谢。
人民日报社记者:“智慧矿山”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能否介绍一下什么是“智慧矿山”,主要特征是什么?对于提升矿山本质安全水平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
国家矿山安监局网信办主任王素锋: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感谢对矿山安全的关心。“智慧矿山”是这几年的热门话题。国家层面高度重视,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提到:“通过先进装备和信息化融合应用,实施智慧矿山风险防控等示范工程。”在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的指导下,山东、陕西、内蒙古、河南等省(区)先后在重点矿山开展了“智慧矿山”试点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智慧矿山”建设集成应用各类传感感知、信息通讯、自动控制、智能决策等先进信息化技术,能够显著提升矿山生产效率与安全水平,总体上降低企业成本。比如,利用5G网络超高速率、超低时延的特性,可以实现矿山井下设备超远程精准控制和无人驾驶纯电动矿用卡车智能编队运行;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可以将矿山的各种指标数据映射到虚拟数字空间中,对真实的矿山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处理潜在的风险隐患;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让人、数据、物等资源要素实现互联互通,帮助矿山企业实现减员增效保安等。
对于矿山企业来说,“智慧矿山”建设是实现矿山安全生产、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比如,国能集团的大柳塔煤矿、山东能源的鲍店煤矿、陕煤集团的黄陵矿业一号煤矿等通过建设智慧化矿山系统,工作人员只需在手持终端上操作,就可以实时监测液压支架的压力数据和井下采煤机的实时位置,控制采煤机、液压支架、运输系统等工作面的大型设备,这就像矿井有了自动驾驶功能,提高了开采效率,提升了安全保障,降低了运行成本。
对于矿工来说,一直以来,“苦、脏、累、险”都是煤矿工人作业环境的代名词。借助智慧矿山建设,“危险的工作让机器去做,工人远程操控,出现异常及时干预调整”,使煤矿工人的作业内容由重体力劳动向轻体力、脑力劳动转变,告别“苦、脏、累、险”,更安全、更体面地劳动。
总之,“智慧矿山”是国内外矿山发展的趋势,未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将加速能源产业转型。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将加快推进“智慧矿山”建设,努力打造安全矿山,用现代信息化技术为矿山安全生产保驾护航。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