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受到全球经济、政治、需求等因素影响,黄金价格的不确定性加剧,但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更多机遇也摆在了中国金企面前,它们于海外寻求着机会。“一带一路”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大舞台。据路透社的报道,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相关并购正在激增。
汤森路透的数据显示,截至上月14日,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并购额已达到330亿美元,超过了去年全年的310亿美元。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今年达成了109笔交易,而去年全年为175笔,2015年为134笔。
至少新增2-4个海外生产基地
一直在着力打造海外业务板块的山东黄金集团,正在推进资源并购,加快“走出去”步伐。山东黄金集团党委常委李小平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我们主要从资源并购和一些采矿探矿上,与国外或国内企业进行合作,“比如说,我们要着力突破中亚、北亚等‘一带一路’区域,确保每年2-3个并购矿山项目突破,到2020年至少新增2-4个海外生产基地。”
在美洲等地,山东黄金集团也有大型矿山的合作。李小平说,在加拿大、美国、阿根廷,有些新的矿点我们也在接触,以提高国际化比例,加快国际化步伐,主要是并购重组的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已经频频发力海外市场的山东黄金集团与巴理克黄金公司进行了深度战略合作。
对于山东黄金集团在海外市场的这一新“斩获”,李小平表示,目前,山东黄金集团收购世界最大黄金企业——巴理克黄金所属阿根廷贝拉德罗金矿项目已经正式完成交割,山东黄金集团持有该项目50%的权益、正式介入经营和管理,对山东黄金集团进军阿根廷矿业、迈入国际化进程具有里程碑意义。
据悉,巴理克黄金创建于1983年,是一家以黄金勘查和开发为主的跨国矿业公司。2016年下半年以来,巴理克黄金就其所属阿根廷贝拉德罗金矿,开始与山东黄金集团进行“一对一”合作洽谈,历时8个多月完成尽职调查、技术交流、专家论证等一系列工作。 阿根廷贝拉德罗金矿坐落阿根廷西北部,为阿根廷第一大在产金矿、南美洲第二大在产金矿。该矿山2003年开始建设,2005年9月投产。
山东黄金今年上半年的半年报显示,为加快公司国际化进程,积极拓展优质资源,其设立了全资子公司香港公司,通过香港公司收购巴理克黄金所属阿根廷贝拉德罗金矿项目。 山东黄金集团的相关人士还表示,其利用所属山东黄金矿业(香港)有限公司等各种资本市场平台,打通与国际资本市场的通道,加大与资本市场对接力度,进一步提高投融资能力,降低投融资成本,解决并购资金问题。
将技术输出到“一带一路”矿企
“‘一带一路’具有良好的黄金产业合作和发展基础。”在日前举行的2017中国国际矿业大会黄金与贵金属论坛上,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投资委员会主任张耐林表示,其沿线国家黄金资源丰硕,消费动力强劲,但许多国家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技术落后,人才资源匮乏,亟待来自外部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的支持,应当充分利用黄金产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先行优势。
从资源上看,中国黄金协会统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黄金储量总和约为23600吨,占全球总储量的42%左右;黄金产量总和约为1150吨,占全球总产量的36%。如今,中国黄金企业也在探索加强新技术的应用,这无疑为企业“走出去”增添了优势。山东黄金集团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其拟将这些先进技术输出到“一带一路”矿业企业。
在谈及黄金行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先行优势时,张耐林还表示,主要体现在黄金资源开发对基础设施要求不高,依靠柴油发电、自修矿区道路,便能实现基建和生产,而且黄金矿产品体积小、易运输。同时,黄金资源开发见效快且具有示范意义,并且我国黄金开发技术具有比较优势。
“抱团”出海成为选择之一
在金企加速海外收购步伐的同时,由于黄金资源开发存在一定风险,这些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要审慎。中国黄金集团公司董事长宋鑫此前建议,矿产资源开发相关企业在进行前期并购和项目收购中应摸清当地黄金资源、法律法规等各方面情况。在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看来,任何涉及海外并购,取得所在国家政府的认同和支持非常重要。
据紫金矿业副总裁方启学称,关于并购,紫金矿业一直都有专门团队即国际事业部在做相关工作,在选择并购目标时会考虑其在产情况、现金流,以及是否能与集团本身运作形成有力协同效应等。宋鑫表示,还可以与当地或国内合作伙伴共同进行开发,这样不仅“人多力量大”,而且有助于分散投资风险,发挥不同企业间互动作用。
“抱团”出海成为选择之一。招金矿业总裁李秀臣在上述论坛上表示,黄金企业要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降低风险,以较少的“学费”实现更大的投资回报。招金矿业参与“一带一路”海外矿业发展的模式是“组团出海,强强联合”。山东黄金集团也在探索全球矿业企业合作的新模式。“针对国际化资产并购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形势,我们在加强与世界一流矿业企业、知名投行和技术咨询公司的交流沟通,选择优秀的合作伙伴,积极参与全球矿业资源配置,努力寻求优质资源项目,提升国际竞争力。”李小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