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大作战:中国需加强应对金属“北约”硬脱钩
2022-08-26 10:56 来源: 爱集微 编辑:矿材网

集微网报道,与半导体一样,美国在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供应链对华遏制上也打出了“组合拳”,即在国内签署《降低通胀法案》(IRA),而在国际上则主导建立了“矿产安全伙伴关系”(the Minerals Security Partnership,MSP),意图在镍、锂、钴等关键矿物上与中国硬脱钩。


进一步来看,这些矿物是制造电池、电动汽车、风力涡轮机和太阳能电池板等的关键原料,也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半导体、光纤电缆、航空航天和医疗等众多领域。目前,随着全球清洁能源转型的步伐加快,关键矿物供需形势的显著变化已成为大国资源博弈的焦点。


在美国不惜运用“冷战力量”确保供应以及减少对中国依赖的情况下,以往高度全球化的矿产供应网络或进行结构性调整。对此,有观点认为,中国此时应与关键矿产的 "友好 "供应商建立联盟,加强与其他矿产资源供应国合作,以建立有利于中国资源安全的全球贸易网络。


“关键矿产断供已成中国经济发展威胁”


“美国早已意识到其在关键矿物领域的脆弱性,但中国还没有提出评估供应风险的方法”,《南华早报》在日前发表的《关键矿物——中美竞争的下一个前线?》一文中援引两位中国专家在某期刊上发表的观点指出,在美国寻求减少依赖之际,中国应加强基本资源的供应链。


这两位专家还写道,中国此时应与关键矿物的“友好”供应商建立联盟,以让中国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贸易伙伴在相关国际贸易谈判中拥有更大发言权。“重点是控制关键矿物的短缺风险,建立有利于中国资源安全的全球贸易网络,并实现其合理、高效和安全配置。”


与此同时,中国应重视加强与其他矿产资源供应国合作,形成国际资源联盟并在贸易谈判中共同发声,以确保中国和友好国家的关键矿物供应安全。两位专家还指出,美国正在强化与西方国家的联盟,试图在从军事到科技等一系列方面对抗中国,已绝非在供应链安全层面。


不难发现,近几十年来美国一直对自身在关键矿产供应方面的脆弱性有所警惕,并建立一套复杂的供应风险评估体系,但中国目前还没做到这点。对此,两位专家警告称,这可能危及中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在第二大经济体正加强其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的主导地位之际。


“中国对许多关键矿产资源的需求都在增长,对关键材料的外国供应依赖也在增加,这意味着关键矿产供应中断也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威胁,”他们表示。


无独有偶,业界也表达了类似担忧。此前,《环球时报》英文版Global Times援引分析人士的话称,任何国家对涉及关键资源的供应链进行多样化都是合理的,但美国急于推动与中国脱钩,甚至利用北约迫使其他西方国家在许多正常的经济和科技合作领域与中国脱钩。其背后是一个危险的信号,甚至可能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这大抵并非危言耸听。目前,野心勃勃的西方国家、资本巨头、主要矿企、终端车企和锂电企业等纷纷布局抢占全球锂矿资源。对于各方力量的激烈争夺,“锂电之父”、诺贝尔奖获得者John Goodenough警告称,一旦锂资源开采出现瓶颈,可能会跟石油一样成为战争导火索。


对华脱钩老配方:国内立法、国外“组团”


在涉及关键矿物领域的争夺和脱钩方面,美国近期对华再次基祭出了老配方——国内立法、国外“组团”的组合拳打法。当地时间8月16日,美国总统乔·拜登正式签署《2022年降低通货膨胀法案》,拨款3690亿美元用于推动向太阳能、风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转变。由于此类拨款占总额84.4%,该法案也被部分美媒和学者戏称为“气候法案”。


综合各方信息,目前《降低通胀法案》中引起反响最大的一项规定是:2023年,电动汽车电池中至少有50%的部件来自北美才能获得税收抵免。到2028年后,这一比例将上升到100%。另外,电池中关键矿物必须来自美国或贸易盟友的比例将在2027年攀升至80%。一语概括,“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强行与中国电动汽车供应链脱钩的目的昭然若揭。


虽然这一系类行径不一定能成功,但永远不要低估美国对于中国脱钩战略的决心与“周到”。6月14日,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美国和主要伙伴国家宣布建立“矿产安全伙伴关系”(MSP),并称其“致力于建立强大、负责任的关键矿产供应链,以支持经济繁荣和气候目标”。


矿产安全伙伴关系 (MSP)成立公告 图源:美国国务院网站

矿产安全伙伴关系 (MSP)成立公告 图源:美国国务院网站


根据这一声明,“矿产安全伙伴关系”的目标是确保关键矿物的生产、加工和回收,以支持各国充分利用其矿产优势实现经济发展的能力。目前,这一联盟的成员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芬兰、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瑞典、英国、美国和欧盟委员会。显而易见,这是美国主导的抢占上游重要自然资源,以及对中国相关产业经济发展进行封锁围困的又一“小团体”。


作为美国矿物来源大后方,加拿大似乎受到“优待”——这一声明选在了多伦多宣布。而双方也很快趁热打铁,继续推进新联盟的官方互动。一周后,美国财政部长Janet Yellen和加拿大副总理Chrystia Freeland在一次“炉边谈话”中表示,“矿产安全伙伴关系”计划让美国“不会过度依赖其他非西方国家的资源,并且可以让拥护共同价值观的国家从贸易中受益”。


不难发现,无论是所采取的各类措施和法案,还是“愚民性”的官方表达,这些都是熟悉的配方和味道——将关键矿物的商业竞争政治化、意识形态化,以阻滞中国的科技和经济发展。而面对霸权主义的威逼利诱,相关国家一如既往或喜或忧点头。但印度或许很委屈,其被认为不够格及没有提供任何专业知识而被“矿产安全伙伴关系”拒之门外。


“不惜利用‘冷战力量’确保电池金属供应”


“尽管还没有人这样称呼,但一个金属矿物的北约正在开始形成”,路透社在专栏文章《美国利用冷战力量确保电池金属供应》对“矿产安全伙伴关系”评价道,以往高度全球化的矿产供应网络看起来将分裂成政治上两极化的势力范围,这是一种具有深远影响的构造性调整。


但在美国建立完整的电池金属供应链,需要克服行政审批、环保许可、巨额成本和材料供应等一系列问题。对此,知名矿物分析机构Benchmark甚至表示,“考虑到建造矿场和精炼厂需要7年时间,以及建造电池厂需要24个月,在美国建立全新的电动汽车供应链需要十年”。


于是,在《降低通胀法案》推进过程中,为配合“矿产安全伙伴关系”计划,美国还尝试修改《国防生产法案》(DPA),以允许其直接投资于澳大利亚和英国的采矿项目等。值得注意,《国防生产法案》起因于朝鲜战争而颁布的联邦法律,是冷战期间用于民间防御和战争动员的一部分。目前,拜登政府仅在控制疫情大流行期间使用过该法案来确保疫苗加强测试和生产。


实际上,自冷战以来,美国在采矿和金属加工方面从未出现过巨额投资。但自拜登上台后,美国就开始对国内关键矿产和原料供应链进行评估,并不断试图推动与盟友合作和加强本土加工能力,以减少对中国相关产品的依赖。这一度成为拜登政府施政的重点方向之一。


例如2022年2月22日,美国立足14017号行政命令和和为期一年的各行业供应链评估报告结果,呼吁保障并强化关键矿物的“美国制造”供应链,并连同企业加大对相关重点项目的投资。3月31日,拜登继续加大力度,援引《国防生产法案》试图推动锂、钴、镍、石墨、锰等五种蓄电池所必须的关键矿物的生产。


此外,美国去年还通过了《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承诺投入达30亿美元来增加电池金属生产。而这一关于关键矿物领域的投资是正在激烈斗争的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达成的少数政治协议之一。种种迹象表明,美国对关键矿物的重视已经达到前所未见的新高点。


而美国之所以如此“大动干戈”,是因为锂、石墨、钴和镍等关键矿物对当前世界能源转型乃至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引擎赛道至关重要。正如美国国务院负责经济增长、能源和环境的副部长Jose Fernan-dez在接受采访时所言:“要实现美国的减排目标,就需要大量的关键矿物。到 2050 年,为了实现清洁能源目标,需要的锂将是现在的六倍。”


中国需加强应对金属“北约”重塑供应链


随着电动汽车、太阳能光伏和风力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对关键矿物的需求迅速加大,美国对其在这一自然资源领域脆弱性的担忧便不断加剧。不过,让美国人更为忌惮的应是中国在锂和稀土等关键矿物上占据主导地位。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数据,中国是 16 种对尖端技术必不可少的矿物以及美国亟需的 25 种其他矿物主要供应商。


另据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报告称,中国约占全球锂电池制造供应量四分之三,以及全球锂精炼产能约60%;在电池材料上则包括阴极(52%)、阳极(78%)、分离器(66%)和电解质(62%)。此外,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生产60%的稀土元素,占有13%的锂生产市场份额,同时在精炼市场的份额约为镍35%、锂58%、钴65%和稀土元素87%。



中国是尖端技术所需16种矿物的主要供应商 图源:路透社

中国是尖端技术所需16种矿物的主要供应商 图源:路透社


于是,2021年2月拜登甫一上任便立即签署行政命令,要求相关部门在100天内对关键矿产和原料供应链的脆弱性进行评估。去年6月,拜登政府首次发布这一评估报告,认为美国在关键矿产和原料方面对“外国和对手国家”的过度依赖,已对国家和经济安全构成威胁。


鉴于此,不难解释美国为何将关键矿物对华脱钩作为战略性政治纲领,通过了《降低通胀法案》,以及拉拢组建“矿产安全伙伴关系”等。而美国这一系列行为意味着以往关键矿物的全球化贸易时代走向逆全球,相关跨国投资、收购可能会受到重重阻碍。这或将在潜移默化中推进产业链重组,同时给中国能否保持关键矿物的主导地位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和挑战。


例如据《环球邮报》日前报道称,中国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无限制投资矿业的时代可能已经结束。去年,加拿大通过了紫金矿业收购多伦多锂盐上市公司Neo Lithium Corp,并称其没有国家安全风险。但就在“矿产安全伙伴关系”建立后,加拿大自然资源部长Jonathan Wilkinson在公开发言中暗示了立场改变,表示将在关键矿产领域加强对中国的保护主义。


针对当前行业及国际形势,Global Times援引中国社科院美国问题研究专家吕祥的话警示称,中国等国应该小心美国的图谋。因为其为了获得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可能会进一步干预区域政治问题,使其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另有分析人士表示,修复与中国的关系并共同努力加强合作比推动脱钩成本更低,但美国并不会为了世界和平而为之。


总体而言,在关键矿物等产业链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逆全球化行为只会两败俱伤,平等互惠的合作才能共赢。不过,美国里里外外一系列针对行径也让中国更加看清了其本质:对他国要求“自由市场”,而一旦自己利益受损就搞保护主义、贸易壁垒和排他小团体。未来,面对美国主导的金属“北约”在关键矿物产业链上步步为营的硬脱钩和打压,中国还需盯紧其行然后找出强有力的应对和反制方法及措施。


上一篇: 京东工业品与紫金矿业达成合作,世界500强联手加速供应链数智化

下一篇:王忠鑫 | 露天煤矿要走绿色智能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