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能伊敏露天矿:草原深处有“明珠”
2022-08-26 08:44 来源:内蒙古日报 编辑:矿材网

恢复后的矿区生态繁荣。

恢复后的矿区生态繁荣。

“明珠馆”临水而建。

“明珠馆”临水而建。

▲建成生态修复示范区。

▲建成生态修复示范区。

煤作业。" alt="单斗卡车间断工艺系统承担剥离和采煤作业。"/>

▲单斗卡车间断工艺系统承担剥离和采煤作业。

轮斗连续系统承担剥离工作任务。

▲轮斗连续系统承担剥离工作任务。

矿用卡车整齐排列在生产现场。

▲矿用卡车整齐排列在生产现场。

站在生态修复示范区远眺伊敏电厂。 无人驾驶矿车。

站在生态修复示范区远眺伊敏电厂。 无人驾驶矿车。


  天堂草原、旅游胜地是呼伦贝尔留给人们的第一印象,鲜有人知,在这绿波荡漾、蓝天碧水、鸟语花香的草原深处,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坐落于呼伦贝尔伊敏河畔的大型露天矿——伊敏露天矿。从最初的18名建设者到如今的1128名员工,从曾经的人工生产到如今实现智能自动化作业,从曾经灰尘遍天到如今的青山绿水亮丽“名片”,一代代伊敏露天矿人用汗水和智慧实现了美丽与发展双赢。这既是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喜人成果,也是国家能源建设战略的时代缩影,更是“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生动实践。


  科技赋能产业 创新驱动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伊敏露天矿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盯煤炭行业发展前沿技术方向,通过加强科技创新系统谋划、关键技术领域自主攻关,升级更新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成为全行业内智能化矿山、科技化矿山的领跑者。


  “伊敏露天矿在保护自然环境,恢复生态的同时,也比较注重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加速推进智能化采矿模式建设,被评为全国智能化示范矿山的试点单位。”伊敏露天矿科技副矿长赵耀忠自豪地说道。


2016年,伊敏露天矿启动了智能化矿山建设工作。2020年,伊敏露天矿被列为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2021年,伊敏露天矿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首批智能化建设煤矿。2022年,伊敏露天矿通过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矿山现场核查。这些沉甸甸的荣誉见证了伊敏露天矿的科技化、智能化发展的艰辛历程。


  赵耀忠告诉记者:“近年来,我们以智能化矿山建设为导向,集中资源和力量深入开展科技创新和自主攻关,取得十分明显的成效。”说起智能化建设,作为领导者和参与者,赵耀忠如数家珍。


  智能化矿山建设未启动前,每次矿里出现各种情况,一线工作人员只能通过电话或对讲机逐级上报情况,不仅费时费力,还十分繁琐。与此同时,为第一时间了解矿上情况、解决问题,矿里的领导们每天必须到矿上进行亲自巡检,一轮下来,不但领导成了“煤黑子”,还要耗费半天时间。即便这样日复一日的巡检,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仍然存在安全隐患苗头。


  伊敏露天矿以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工作流程为切入点和着力点,把“主意”打到了智能化建设上,探索建立了虚拟化数据中心,研制了华能集团首个基于云原生的综合业务管控平台,搭建了平台方案设计及大数据平台、容器平台等基础框架,延伸建设了生产实时监管系统,实现了卡车调度、边坡监测、水位监测、人员定位、防疲劳驾驶等众多分散系统的数据集成、分析预警等功能。部署启用了国内首个高寒地区露天煤矿无人机测量系统,建立了矿区三维实景模型、正射影像,绘制了能够三维展示地上、地下综合信息的采矿“一张图”,统一了数据标准,打通了专业工作流程,让数据在不同专业间快速、有效地传递,提高了生产管理效率与作业流程标准化程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智能采矿。


  “现在矿里有什么问题,我们第一时间从管制平台能够查看处理,再也不用一线人员层层上报,而以往每日半天的巡检,现在不到半小时就能完成,而且还无死角无盲区。”赵耀忠笑着说道。他表示,矿里在卡车无人驾驶以及固定设施无人值守等智能化建设上也取得了实质性进步。


  如今,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伊敏露天矿的重要支撑力和驱动力,既有正在研发试行的大型先进技术系统,也有很多中小型的智能系统同步推进,形成了科技创新闭环链条,环环相扣、无缝对接。在伊敏露天矿工作近20年的杨德江告诉记者,他的工作就是负责给矿里的运输车辆加油并手动记录,这项外人看来挺简单的工作,到了冬天非常辛苦。在当地极寒的天气下给每辆车加油后并记录,几次下来手就被冻僵,甚至经常出现冻疮情况。矿里针对这一情况,自主研发上线了加油计量系统,车辆加油后系统自动记录,手动记录便成为了“旧历史”,冻疮问题也成为了“过去式”。


  说起用加油计量系统后的感受,杨德江边笑边说:“矿里的领导在智能化矿山建设工作中抓大不放小,集中力量研发大系统的时候,也推广使用这样的小系统。就是这样的智能化系统,让我们矿里员工的幸福感倍增。”


  多年来,伊敏露天矿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煤炭生产的突破口,建立并形成以创新工作室和技术攻关小组为平台,以激励机制为动力的“六位一体”科技创新管理模式,掌握了一批核心技术、积累了一批创新经验,累计获得国家专利315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向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露天矿业迈进。比如,“矿用自卸卡车远程管理系统”获得首届内蒙古自治区职工创新成果一等奖,“智能化示范露天矿关键技术研究”入选华能集团公司“十四五”十大科技示范工程。又比如,建成投运了基于云原生的综合业务管控平台,开发了矿山“一张图”系统,实现开采全要素“所见即所得”。构建了国内首个露天矿山无人化示范工作面,作业效率达87%、作业成功率为98.6%,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说起伊敏露天矿未来几年的智能化矿山建设目标,赵耀忠表示,2022年,伊敏露天矿将牢固树立争先创优、走在前列的总目标,尽快建成国家、自治区首批智能化建设示范煤矿,加快推进无人驾驶、5G+多网络融合、轮斗/半连续自动作业、智能决策模型构建等一批关键技术落地。计划2023—2025年,逐步对存量自卸卡车进行无人化改造,实现自营矿卡200余名驾驶员全面无人化替代、实现外委剥离全面无人化替代。同时,逐步投入取消驾驶室无人纯电动矿卡300台,实现低碳低成本运营。


  开矿不见矿 矿在美中藏


1976年第一批煤电建设者走进伊敏河中游左岸建设时,他们看到天蓝、水清、草碧、花香的大美草原,便想到了开发草原会给子孙后代留下什么的问题,在深思熟虑后,他们做出了莫让后人问草原在哪里的决定。就是这个决定让一代代伊敏建设者薪火相传,始终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道路上阔步前行、行稳致远。


  又到草原景色最美的季节,记者一行驱车来到呼伦贝尔草原深处,站在伊敏露天矿生态修复核心区的圆形参观台上,抬眼望去,草原尽绿,回填覆绿的矿坑,与天然草原融合得浑然一体,肉眼无法分别开来,边开采边修复的绿色矿山,与草原河湖相映射的美景,完全颠覆了人们传统印象中煤矿作业与煤尘飞扬、空气污染的关联,呈现出一种“开矿不见矿、矿在美中藏”的草原奇景。


  看到记者对此美景发出的感叹,伊敏露天矿党建科科长李欣自信地说:“我们矿始终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积极响应国家和自治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号召,集中力量把采煤区扬尘的综合治理作为重点紧抓不放,注重回收利用电厂的废水集中到采场内进行洒水降尘,以确保采场的粉尘浓度控制在国家规定以内,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损害。” 她还表示,生产的煤炭经初级破碎后由封闭式胶带走廊直接运送到伊敏电厂,发电燃烧后的灰渣再回送到内排土场进行回填,露天矿疏干水经加压后输到电厂作为工业循环水,地表剥离出的腐殖土集中存放,用于排土场表面覆盖,并在上面种植沙棘、碱草、苜蓿等植物,这样做的好处既绿化美化了周围环境,又发挥了防风固沙作用,更有效地恢复了原有生态系统。在长期的坚持和完善下,才成就了如今眼前的美景。


  伊敏矿人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作为长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紧抓不放,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注重在环保和治污上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累计投资18亿多元建设环保设施和升级改造生产技术,从严落实执行各类污染防治措施,实现各项污染防治效果达到国家污染物治理标准,进入全国煤矿环保先进行列。


  在煤炭开采方面,伊敏露天矿先后引进采煤自移式破碎机半连续工艺系统、剥离轮斗全连续工艺系统,通过电力驱动实现了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实现了每年节约柴油消耗约1.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7万吨,以电代油的技术革新成果喜人,既极大地节约了生产成本,又取得了更佳的环保效果,还有效降低了交通运输的安全风险。在降低运输设备污染方面,在内挖潜力的基础上,以“煤电合作、强强联合”为核心,联合国网电动汽车公司开展深度合作,聚力打出借势、借智、借力“组合拳”,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矿用卡车电气化技术攻坚战,集中力量攻克了一批难题,在电动运输上实现了质的飞越。2020年9月4日,载重60吨的国内最大纯电动矿用宽体载重卡车正式下线、投入使用,单车全寿命周期(5年)可减少柴油消耗400吨,预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1240吨,真正把设备运输的污染降到了最低点。


  伊敏露天矿矿长、党委副书记张波向记者介绍说:“多年来,我们时刻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草原生态保护和矿产能源开发方面,从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想了很多办法,做了大量工作。比如,现在伊敏露天矿的生态修复示范区,在开发之前是一片漂亮的湖泊,随着矿产开采,湖泊逐渐消失,变成了矿坑。采矿结束后,为把这片矿坑恢复成原状,我们专门找到专业的设计院规划设计,经过38年的逐步修复,现在生态修复示范区里处处是湖泊草地,甚至比开发以前更好更美。”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伊敏露天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山”的发展理念,千方百计地让“煤之海”脱下 “黑袈裟”、披上 “绿衣裳”,打造了国内外一流的生态修复样板矿区,为子孙后辈留下绿草蓝天。企业连续15次获得全国煤炭行业安全高效露天矿,被评为煤炭行业双十佳煤矿,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成为中央企业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典范。


  以科技促安全 强化责任抓落实


  矿山开采属于高危险性行业,各方关注,十分敏感,所以安全工作是重中之重、要中之要。伊敏露天矿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总方针,积极探索将“科技”“情感”和“责任”理念深度融入安全管理的全过程、各环节,通过总结提炼,创新载体和机制,逐步形成了独具伊敏露天矿特色的安全管理模式,真正做到大事故“零发生”、小事故少发生,保持了安全生产的平稳态势,成为首家通过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定级考核的露天煤矿,16次获得全国特级安全高效露天矿称号,连续两年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为煤炭工业先进煤矿。


  伊敏露天矿安全副矿长舒应秋表示,多年来,伊敏露天矿坚持“依法治安、科技兴安”安全管理理念,有序推动“安全+科创”模式,探索安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以高危作业场所自动化机械化、超前预防、安全避险为目标,推广安全生产智能装备、在线监测监控、隐患自查自报等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应用,建设视频监控、边坡监测、设备人员定位三大系统,通过无人驾驶的探究进一步实现无人化、少人化生产模式,依靠科技力量实现了“少人则安、无人则安”的目标。


  “每位员工都有权每天平安回家!”这是伊敏露天矿领导班子向每名职工的郑重承诺。通过签订矿长《安全承诺书》,严格履行《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进一步强化红线思维、底线意识。通过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设立群众安监员,确保各级人员安全责任落实到位,强化安全监督意识。督促各级干部坚持24小时值班、跟班、矿领导带班,现场跟踪检查安全生产情况,深化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十佳”班组长评选和“员工讲安全”等活动,形成了有煤矿特色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同时,强化外包工程安全管理,实施了“七项”流程化管控体系,通过严格审查资质、推行约谈、旁站制度、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入矿安全培训等管理手段,提高了外委工程安全管控能力。


  “为了让每一位员工都树立安全意识,矿里鼓励员工家属们都参与进来,一起为员工们的安全保驾护航。”舒应秋笑着说道。他表示,在伊敏露天矿将家庭因素引入安全管理机制“家庭安全联保”活动,将亲人的嘱托和家庭的幸福融入安全中,进一步拓宽安全管理渠道,把安全管理延伸至8小时以外,通过签订“家庭安全联保协议”、开展家庭安全联保座谈会、带领家属现场参观、亲身体验职工工作日、家属送给职工一句话、展播职工全家福等活动推动安全理念入心入脑,让职工及家属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构筑起一道以家庭为载体,以企业、职工、家庭互保共保的坚固防线,在建立本质型安全露天矿道路上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说起伊敏露天矿的未来,张波郑重地表示,伊敏露天矿将向着实现生产本质安全、大幅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绿色环保水平显著提升、全面智能决策等目标稳步迈进,要建成国内一流的安全、绿色、智能、高效矿山。


上一篇:白光钙钛矿发光二极管制备成功

下一篇:36项砂石及相关技术入选自然资源部2022年先进适用技术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