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从9月起调低非居民用天然气基准门站价格,要求每千立方米降低100元。此消息一出,业内以为今冬天然气价格能便宜些且“够用了”。然而,记者9月下旬从市场了解到,天然气市场价格上涨,供应不松反紧。今年能否顺利保供度冬,已成为天然气下游企业及城市供暖关注的焦点。
9月12日,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进行的全国首次管道天然气竞价交易以火爆价成交。此消息一出,用气企业哗然,本以为气价能走低的希望落空,开始加大力度争夺气源。同时各地出台限气政策,供需格局忽然转变,今冬天然气争夺战打响。
眼下,上游企业正努力提高天然气产量,加大天然气进口,加快生产设施的检修、储气库注气,备战需求高峰来临。就连国内近几年开工始终不足的煤制天然气装置,进入9月下旬后也均已开足马力,产气量大幅提升。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副总经理付少华认为,在供需形势偏紧的情形下,利用市场化手段、灵活定价方式平衡资源配置既是走市场化路径的有益尝试,也给保供手段多了一个选择,上游产气企业积极性也会大增。另据中石油相关人士表示,9月29日前,中石油旗下5大销售公司将陆续参与竟价,交易国庆期间的气量。与此同时,中石化也在积极准备,拟加快LNG和川气资源的进场交易。中海油将于9月26日开展华北、华东、华南的LNG联合竞价专场交易,将竟价交易覆盖到我国LNG主要战场。
气价上涨的动力更多还是源自供求关系。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7月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为132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6.2%。天然气的消费量超过预期。有分析认为,在“煤改气”推动下冬季供应缺口将持续加大,预计今年供暖季天然气供应总缺口为105 亿立方米,比去年增大17亿立方米,同比增加20%。
如今,随着冬季供暖日益临近,局部地区天然气供应已呈趋紧势头。据河南化工网信息显示,进入9月,山东地区受储气库进气及管道检修影响,部分地区开始限气。济南马山CNG母站减少出货,而临沂河东奥德及德州乐陵新能CNG母站已停出近两月。同时,内蒙古、陕西部分LNG厂也收到了限量通知。
“供需形势的严峻或将使气价再攀新高。”这是记者在市场一线的直观感受。9月12日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中石油东部区域销售结束后,河南、山东等地气价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且气源偏紧,如山东董家口进口LNG浏至山东境内由月初的3550~3750元/吨,中旬拉涨至3750~4050元/吨,国产LNG送至山东地区拉涨至3600—3850元/吨。山东境内LNG出厂在3700~3750元/吨。
业内人士表示,基于供需格局的转变,以及天然气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今冬天然气价格或再攀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