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1 0周年:黄金资产表现依然抢眼
2017-09-26 15:02 来源:中国黄金报 编辑:矿材网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已经10周年,在此期间世界经济增速下滑,一度陷入长期性停滞的局面。与此同时,危机后主要发达国家普遍采取量化宽松、低利率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向市场注入更多流动性,扩大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旨在压低中长期利率,通过刺激金融资产价格上升的渠道增加居民的财富效应并拉动消费;危机后新兴经济体则普遍采取加杠杆的行为,壮大影子银行体系,助推一轮轮金融资产价格飙升及严重的价格泡沫。 


 根据金融周期理论,由于金融市场不完全存在金融摩擦,外部冲击会途经“银行信贷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传导,并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作用。危机后的10年里,全球外部需求骤减,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具有强大的外溢性,在金融加速器叠加作用下,驱动股票、债券、黄金等各类金融资产价格跌宕起伏。然而,在各类金融资产中,黄金的表现依然抢眼,成为深受投资者青睐的品种。


  第一,从全球市场看,危机后10年里金价阶段式上涨,从 2008年10 月至今,以美元计价的伦敦金现货收盘价上涨约100%。在危机爆发的2008年—2010年间,金价更是一路显著上涨,最高超过每盎司1800美元,成为最重要的金融避险资产。对于那些通货膨胀严重的国家而言,持有黄金增值比率足以跑赢通胀率。


 第二,从国内市场看,自2008年10 月至今,上海金上涨约69%,特别是在2008年~2010年间股市一路下跌、债市不振、楼市投资回报率差异巨大的情况下,黄金异军突起,成为投资者保值增值的重要资产,长期来看黄金的价值依旧可观,于是便有了中国大妈疯狂抢购黄金的故事。 


  第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事实是,无论全球范围内还是中国国内,众多金融资产间具有很强的轮动效应,并且与经济、金融周期高度相关,而黄金资产唯独例外。例如,股市一路上扬后呈现调整趋势,随后房价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上涨周期并直到高位;呈现轮动效应的同时众多金融资产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有研究表明危机后消费者价格指数( CPI)与股市、楼市呈现正相关,中长期利率的债市与股市呈现负相关,股市和楼市呈现阶段性负相关等。黄金市场具有货币、保值、避险等多重属性,它规模相对较小,并独立于其他金融市场,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弱,就连美元与黄金长期存在的负相关性最近也被打破,从这一点来看,资产池中持有黄金可以有效分散风险,并实现长期投资的价值。

 金融危机10周年后,在经历了全球央行多次注水及股市跌宕起伏、风云变幻之后,实现长期的价值投资成为普通投资者的第一目标。对于中国市场而言,股市、楼市恐怕未来10年内不会再给投机者暴涨式套利机会。因此,笔者长期依旧看好黄金。



上一篇:矿企违规行为有所抬头

下一篇:【矿业资讯】5分钟浏览矿业大事(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