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下午,以“创新引领铀业发展,推进‘一带一路’合作”为主题的2017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铀论坛在天津举行。
中国铀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杜运斌、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总工程师秦明宽、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总工程师阙为民、中核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蒋小辉、核工业208大队总工程师彭云彪等介绍了近年来中国铀矿勘查开发最新成果和进展。
专家指出,近年来,我国优化铀矿资源勘查布局,在铀矿发展成果主要如下:
1、创新发展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提出叠合复成因成矿理论、构造活动带铀成矿模式,建立“古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成矿模式等,在北方伊犁、吐哈、鄂尔多斯、二连等六大沉积盆地的砂岩型铀矿找矿中取得了重大突破;
2、“天—空—地—深”一体化的勘查能力基本形成,中国铀矿勘查进入500~1500米深度为主的第二找矿空间;
3、 开发了以二氧化碳+氧气地浸工艺为标志的第三代采铀技术,实现了规模化应用;
4、 在新疆伊犁盆地建成我国首个千吨级铀矿山,内蒙古2个千吨级铀矿基地建设实现战略突破,地浸砂岩铀矿产能比例已占天然铀产能60%以上,加快了国内铀矿开发与国际全面接轨的步伐;
5、海外铀资源开发取得阶段性进展,在尼日尔、纳米比亚、津巴布韦等国家和地区获得一定的铀资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