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平台护航,实现全过程在线实时监管
2017-09-25 10:07 来源:中国环境网 编辑:矿材网

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驾车向西北行驶,大约320公里,就来到了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系维吾尔语“黑油”的译音,得名于市区东北角一群天然沥青丘—黑油山。克拉玛依是新中国成立后勘探开发的第一个大油田,2002年,其原油产量突破1000万吨,成为中国西部第一个原油产量上千万吨的大油田。可想而知,这座拥有45万人口的城市,与石油拥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克拉玛依是国家重要的石油石化基地,也是世界石油石化产业的聚集区,油资源储量占全世界的近80%。储量如此丰富,自然少不了开采石油资源的企业。在这些企业中,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测井公司(以下简称“西部钻探测井公司”)脱颖而出,收到了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保厅的邀请,参加“天山行动—2017”辐射事故应急综合演习。


  形成严密的“四防”联动监控体系


不了解石油测井行业的人很难知道,在石油和地质勘探以及测井技术中,中子源和伽玛源两类放射源被大量使用,且移动使用频繁。例如石油企业使用中子源进行油田测井以及测油层的有效厚度、孔隙度和渗透率等。


    四周荒无人烟,只有远处的几只小鸟不耐烦地煽动着翅膀换取一丝凉意。这里就是西部钻探测井公司的放射源暂存库,里面贮存着测井勘探工作中使用的各类放射源。环顾四周,高大冰冷的水泥墙隔绝着视线,只能看到院内不远处的岗楼上有两名安保人员在巡视,库区充满着未知。


  西部钻探测井公司经理隆山称,“这是埋地压差报警装置,为了不让潜在入侵者查看到报警系统,我们选择隐蔽式的埋地探测系统,整个库区四周都安装了这种装置,它利用压差技术,当入侵者进入探测区域时,埋在地下的橡皮管发生压力差异,从而引发报警。”


  他说:“公司年放射性物品使用频次2万余次,测井总量6000多井次,这么多频次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发生被盗事故的可能。确保放射源安全,一直是公司工作的重点,因为辐射安全就是企业的生命线。”


  走进库区大门,工作人员手中的安检仪会反复扫描每个人,岗楼上的安保人员投来敏锐的目光,不远处的几只藏獒嗷嗷嗷地叫着,密集的摄像探头仿佛一张天网笼罩着整个库区。

  “安全”,是克拉玛依听到最多的词语。这座被誉为“中国最安全城市”处处彰显着新疆地区完善的安全防范体系,放射源安全亦是如此。严格的双人双锁、巡检等制度,确保存储场所人防与技防、物防、犬防相结合,形成严密的“四防”联动监控体系,守护着放射源安全。


  “三位一体”平台护航,实现全过程在线实时监管


  放射源库区的监控体系只是整个放射源管理的一个环节,由于新疆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贮源场所和测井作业区域相距很远,运源车辆有时还需要在外露宿休整。怎样确保放射源在源库、运输、作业3 个环节的安全,一直是困扰核技术利用企业的难题,也是新疆地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点多面广”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4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保厅在Ⅲ类以上“放射源三位一体”在线实时监控项目启动会上,要求各涉核单位运用现代监测手段和信息化网络技术,实现Ⅲ类以上放射源视频影像、辐射剂量水平、北斗定位“三位一体”在线监控。


  能否将“三位一体”在线监控系统应用到Ⅳ、Ⅴ类放射源在线监控管理中?西部钻探测井公司主动讨论探索,通过大胆设想、小心求证,项目组提出了解决方案。


  “针对放射源使用过程中3个关键环节、14个关键风险点的防控要求,‘三位一体’系统设计方案着重监管‘源的状态’及‘人的行为’,强化技防与人防紧密结合,实现对放射源使用全过程在线实时监管。”隆山说。


  走进放射源库,隆山携带剂量报警设备来到一个放射源罐面前,从罐体取下一块黑色“盒子”说:“这是嵌入式罐载智能终端,也是我们‘三位一体’平台的核心设备,把它放在源罐顶部,能够做到放射源身份标识、辐射剂量的实时监测、放射源位置信息实时报送等功能。同时,配合车载总控终端,实现源车位置的实时监控,可以让放射源始终处于监控之下。”


  在设计研发方案时,研发人员考虑如果发生紧急事件,例如放射源丢失、被盗的情况,只能眼睁睁看着放射源处于不安全环境中。对此又该如何处理?西部钻探测井公司又向前想了一步。


  于是智能“伽玛枪”(伽玛探测仪)应运而生。不同于普通的“伽玛枪”,它除了可以进行辐射剂量检测之外,还具备辐射剂量检测数据实时传输、源仓异常打开报警等功能。


  “西部钻探测井公司放射源精细化管理思路和工作是正确的。项目成功后,可以作为标杆(标准)在全疆范围内推广,带动构建全疆各用源单位放射源管理系统,然后介入全疆辐射源的监管系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保厅副厅长孙旺生说。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确保放射源安全


  放射源从出库到作业区域,最后返回源库,包括运输途中的食宿环节,都被充分考虑在项目方案中。聊起“三位一体”平台。他说:“以前每次外出作业,从出库开始,每一步都要填写大量的纸质文件,十分繁琐且耗费时间。现在有了‘三位一体’平台,减轻了填写放射源各类检测检查记录的工作量,也提升了安全性。”


  西部钻探测井公司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安全管理程序》,在醒目位置写着这样一句话:“建立以党政主要负责人为核心、覆盖全员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紧抓放射源安全监管不放松。”


  “管工作必须管安全”,这是西部钻探测井公司对公司领导的内部要求。隆山说,因为担心夜里错失分级逐步上报的信息,这几年他养成了手机24小时不关机的习惯。这些不仅体现着“三位一体”平台对“人的行为”的约束,而且在加深员工和企业对主体责任的认识。


  依托“三位一体”平台,西部钻探测井公司参加了“天山行动—2017”辐射事故应急综合演习。演习中,公司员工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站的专业人员一起,进行寻源等工作。其实,此次演习中的方案制定、现场监测、回收处理等环节均有涉源企业熟练的技术工人参加,演习现场也邀请了新疆核技术利用企业进行观摩。


  此次“三位一体”平台崭露头角,也引起了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的高度关注。核设施安全监管司司长郭承站认为,项目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要立足本行业,放眼全国辐射安全领域,在现有基础上,把“三位一体”项目取得的成果进行转化推广。这让西部钻探测井公司充满了信心,也有了干劲。下一步他们将为核心设备申请专利,并继续完善系统,争取早日实现量产。

  “企业是保障核与辐射安全的第一道岗。让企业充分参与演习,不仅使演习贴近实战,更追求了实效。落实企业在事故应急状态下的主体责任,做好源头防范工作,就能减少辐射事故或事件的发生,从而确保核与辐射安全。”孙旺生说。

上一篇:我国首次环北冰洋考察顺利完成

下一篇:马来西亚进口原油检出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