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国内焦炭市场实现下半年以来的第九轮调涨。主流成交价攀升至2100—2200元(吨价,下同),上调幅度超过660 元,涨幅44%,创下2008年以来新高。
“国内焦炭的连涨态势主要源于国内装置大幅减产、传统钢市需求旺季来临以及原料煤的连续推涨等利好因素。业内对后市仍存看好预期,不排除10月份酝酿下一轮调涨的可能。”河南一家大型焦化企业负责人如是说。
减产预期 推涨行情
中国化工报记者从市场一线了解到,9月中旬,国内大部分地区二级冶金焦市场主流成交价已达2100元以上。如山西潞安环能五阳弘峰焦化二级冶金焦出厂报价上调至2130元,邯郸磁县陆顺焦化二级焦当地到厂承兑价2210元,山东万山集团二级焦到厂报价2250元;低端价格地区如内蒙古乌海市广纳煤焦化二级焦报价也上调至2020元,再次形成国内普涨的格局。
据河北、山东、山西等地焦化企业反映,临近采暖季,多地已出台相关政策,对钢铁、焦化等重点行业实施错峰生产。加之环保、安监等巡查组轮番检查,从9月中下旬到冬季结束,“2+26”城市涉及焦化企业共计110余家,合计年产能16637万吨。根据错峰生产规定,结合目前京津冀地区焦化企业实际开工情况,估算2017 年10月至2018年3月底,京津冀地区焦炭供应将减少1800余万吨,日均产量下降10万吨左右。基于这种减产预期,社会库存呈下降趋势。同时,各地钢厂担心货源不足影响生产,存有补库计划,导致行情一涨再涨,创下9年来新高。
传统旺季 拉升价格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 8月份我国粗钢、生铁和钢材产量分别为56641万吨、48670万吨和74518万吨,同比增长5.6%、3.6%和1.2%。其中,8月份产量分别为7459万吨、6261万吨和967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8.7%、3.8%和0.5%。因此,需求的增长也是今年焦炭行情连创新高的主要推手之一。
9月中旬,国内板材龙头企业宝钢、武钢、鞍钢相继出台10 月份板材价格政策,连续第三个月对热轧、冷轧等主流品种全面上调出厂价格。这反映出板材下游行业需求继续向好。钢市迎来传统需求旺季,再次对焦炭市场起到较强的拉升作用。受此影响,各地焦化企业的探涨得到各地钢企的认同,助推行情再上新台阶。
另外,由于国庆节即将来临,以及重要会议即将召开,危化品运输面临管控。这对于本来就货源偏紧的焦炭来说更是形成制约,下游企业担心不能如期到货影响生产,提前实施备库计划。加上贸易商的炒作心态,对本轮行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
原料推涨 提高成本
“截至目前,全国已累计退出煤炭产能4亿吨以上,完成了产能退出任务的50%。煤炭市场供需实现了基本平衡,价格理性回升。“在近日召开的2017中国国际能源峰会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表示。
受产能退出影响,各地煤炭产量不断呈下降趋势。据各地煤企反映,9月中旬以后山东部分煤矿焦煤价格上调60元左右,山西、内蒙古等地也相继上调价格。另外,随着10月份安全大检查的临近,各大煤矿落实限产任务,焦煤供应更加趋紧。因此,短期内焦煤行情还是以坚挺为主,后期再度上调的预期也在增强。这增加了焦化企业的生产成本,形成对焦炭市场的基础支撑。
据大商所一位焦炭经纪人分析,随着近期利好继续发酵,不排除国庆节前焦炭现货市场继续提涨的可能。而10月中下旬,焦企开工率或有小幅提升,焦炭供应略增而需求略减,届时或将高位受阻。如9月18日大商所焦炭主力合约J1801跌至2185.5元,这已是期货市场连续多日收盘走阴,说明期现货市场差价已开始收窄,行情整理的迹象开始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