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本无废物,废与不废,在人不在物
2017-09-20 14:09 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 编辑:矿材网

  “北京低碳雕塑园”应本次低碳雕塑创作营而生,座落在北京市昌平区马池口镇奤夿屯村宝贵石艺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业园区,占地40亩。


  本次艺术活动由著名雕塑艺术家朱尚熹和低碳材料专家同时也是著名雕塑家的张宝贵联合策划。据他们介绍,低碳材料以水泥为粘合材料,起到“胶”的作用,固体废弃物粉碎之后作为填充骨料,这种做法可以产生很多奇特的材质效果。因为石渣、石粉和建筑垃圾粉碎物加得多,限制了水泥的收缩应力,使用在雕塑上不容易开裂。通过作品表面暴露的石渣、石粉、建筑废弃物粉碎物表现出的质感,不但真实、自然、古朴、出乎人的意料,而且不容易污染环境。这种方法可以使雕塑减少对于真材实料的依赖,并且可以使废料变原料,从这个角度讲,有利于节能减排,以艺术为载体,践行了低碳的理念。


  张宝贵先生在创作营现场发言


  张宝贵先生说:“世间本无废物,废与不废,不在物,而在于人,在于人的理念和智慧。”


  低碳材料是张宝贵先生多年的研究成果,具有国家专利。该成果已经在建筑领域广泛使用。最引人注目的案例是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吊顶全部使用的是张宝贵研究的低碳材料,其效果受到全社会好评。


  本次低碳雕塑创作营将开启低碳材料在雕塑领域运用的先河,同时也是为艺术家以低碳的态度进行创作、研究低碳材料语言提供了绝佳的锲机。


  朱尚熹先生说:“低碳生活既是一种生活方式,同时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责任。对于艺术家,低碳理念也是一种艺术态度。以雕塑的方式来塑造低碳时代,是我们每一位雕塑家的历史责任;以环保的主题和低碳的材料创作雕塑作品则是我们的具体行动。”



  参加本次活动的雕塑艺术家均由两位策展人精心挑选而邀请入营。在策展所规定的“低碳、生态、生命与爱”主题下,十二位应邀雕塑家精心创作了24件雕塑作品,这些雕塑作品意境或宁静,或激越,或悠扬,或宏伟,或神圣,或深情,或萌动,或怀旧,或思辨,或动情.....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在形式上或团块,或线性,或平躺,或高耸,或平铺,或聚合,整个创作营作品在多样中求统一。


  本次雕塑创作营学术价值的关键是艺术家在创作中实验和发掘低碳材料语言在雕塑上的表现,在彰显雕塑形态理念的同时还原低碳材料语言的本质特点,尽可能回避拿低碳材料去模仿别的材料语言。由此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将启迪雕塑语言的低碳新时代。


  雕塑创作营将在七、八、九三个月进行,金秋十月低碳雕塑创作营的作品将与北京乃至全国的公众见面。从此,低碳雕塑从这里出发,以“首届”、“第二届”、“第三届”......的形式走向全国,进而走出国门。


  可以相信,参展的艺术家在共同主题的创作中,低碳材料的语言、环保的愿景进行切磋所形成的学术性和创作性成果,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正能量,去影响人们对生态家园的建设、关爱与守望。


上一篇:战略金属钨暴涨引发关注

下一篇:产地焦煤供应受限价格持续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