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米以上的摩天大楼,成为历史!
2022-07-14 10:10 来源:新京报 编辑:矿材网

  500米以上的摩天大楼,成为历史,意味着城市外在的高大豪华,在未来将让位于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成为城市发展的第一要义。


  7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其中提出,严格限制新建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筑。


  这是自2020年以来,相关部委第四次提到“限高”的政策。显然,国家对于城市建筑高度的管控力度逐步加强,此次写入《“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更是一个鲜明的信号——建设超高层建筑将受到严格限制。


与城镇化实现历史性结构变化密切相关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我国城镇化突飞猛进。在2000年之前,我国城镇化率还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而经历了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大规模城市建设和城乡人口流动后,我国城镇化率于2011年首次突破50%,实现了历史性的结构变化。随后,城镇化率很快突破60%。


  按照诺瑟姆曲线的理论,城镇化率达到70%后,将出现第二个拐点,即城镇化进程趋于平缓的成熟阶段。


  当前,我国即将达到城镇化的成熟期,大规模的城乡人口转移不会再持续出现,这意味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也将相应减少。在一些三四线城市,甚至出现了住房数量比人口数更高的怪现象;空置的高层住宅和写字楼大量出现。


  而随着少子化和人口老龄化发展,未来人口数量将不足以支撑超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相应地,地产市场也呈现萎缩态势。近两年,各地楼市趋冷和“抢人”风潮,都体现了这一趋势。因此,适配于大规模、快速城市化的高密度、超高度的城市建设模式,将不再可持续。


资本和技术造就大量超高层建筑


  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资本和技术是驱动城市发展的两条主线。


  从资本来看,容积率可以看作是地块的资本密度。资本驱动的城镇化,土地财政和地产经济形成合力,从而造成了大量的高密度社区的出现。同时,19世纪末开始大规模推广的电梯技术,为大量高层、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提供了有力支撑。


  但技术对空间的拓展能力,依然存在上限。特别是考虑到消防因素,各国对于超高层建筑都有不同的管控要求。


  在我国,为确保消防安全,居住区的高楼一般不能超过100米。于是,在地产开发中,大量99.9米的高楼拔地而起,撑起了一片片百米高楼组成的高原,这既造成了“千城一面”的同质化趋势,也严重影响了各地的城市形象美学。


  密集的居住区,在突发疫情时,更容易发生社区传播。所以,历经疫情,各地都对高密度楼宇进行了深刻反思。此外,大量高密度城区和超高层建筑的存在,也加重了城市交通拥堵的恶化。


  我国很多城市居住密度高,而相应的道路面积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较低,路网密度较低,这些因素导致可用的人均交通空间不足。因此,在许多城市的超高层楼宇周边,上下班的高峰期很容易造成大规模的交通拥堵,形成明显的“堵点”。


与实现“双碳”目标背道而驰


  其实,建筑行业是我国的“碳排放大户”,建设超高层建筑也与实现“双碳”目标背道而驰。


  就拿超高层建筑能耗来说,其电梯运行与超高层供水,是额外新增的两大电力消耗领域。有研究显示,一栋摩天大楼每平方米年耗电量高达139度,能耗远高于其他建筑,因此被称为“电老虎”。


  而且随着这些超高层建筑不断老化,以及功能更新迭代,其能耗同样是不断递增的,甚至在拆除环节,成本、难度和废物产出量也相对较高。可以说,超高层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能耗颇为惊人。


  代表着未来城市发展方向的雄安新区,在设计伊始,就拒绝高密度的城市建设模式。在进入更加平稳的发展阶段后,我国将会更加理性和成熟地对待超高层建筑。这意味着一种以财富炫耀为出发点,以资本密集为表征的高密度城市建设模式的终结,同时也意味着更加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发展观的落实。


  500米以上的摩天大楼,成为历史,意味着城市外在的高大豪华,在未来将让位于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成为城市发展的第一要义。


上一篇:河源警方缴获恐龙蛋23窝共160枚,缴获的恐龙蛋化石均为白垩纪晚期化石

下一篇:中国首次发现2.55亿年前真钱伯兽化石,研究认为其不能用毒液毒杀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