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9月后,天气情况已经开始转凉,全国各地耗电量与7、8月份相比已经明显较少,电厂耗煤数量相应下降。据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数据显示,9月份六大电厂平均耗煤量已经下降至71万吨,较8月份有了明显减少,同时库存可用天数回升至15天以上,也高于8月下旬14天的平均水平。
同时,在用电高峰过后,电厂已将安排自身的检修计划,对于煤炭的补库可能会造成一定量的影响;并且按照六大补库渠道来看,长协煤供应仍将是主导,这一部分供应相对稳定,足以保证电厂的生产消耗,对于市场煤的采购意愿相对较低,而冬季补库周期还为时过早,六大电厂可能会以稳定库存为主。
不论从政策环境来看,还是从能源消费角度来说,煤炭行业“去产能、保供应、稳价格”已是大势所趋。当前的煤炭价格绝不会疯太久,囤煤的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正在积聚,并且随时可能爆发,建议贸易商择机出货。
促使煤价接连不断大涨的,不仅仅是产能受限、供少需多这么简单,另一种观点认为:真正使煤价大涨的则是市场的炒作、人心的恐慌。
煤源紧张只是诱因。目前市场炒作“煤源紧张”,各种假消息充斥、真假难辨,也加重了市场缺煤的恐慌心理。
人为炒作引导的力量不可小觑。据六大电力集团的数据显示,9月2日以来,沿海电厂煤炭库存量直线下滑,六大电厂实则在去库存而不是补库,由此可以判断,这些煤炭或是由贸易商转手给下游钢厂等高耗煤企业,也或是贸易商趁机囤货,捂货惜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