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建立煤炭储备机制 抑制煤炭价格炒作
2017-09-18 17:39 来源:今日煤炭 编辑:矿材网

 于煤炭储备机制的缺位,中间流通环节蓄水池的枯竭,再加上煤炭金融属性的增强,借机炒作煤价等一系列现象,近期煤炭价格一路非理性的飙涨,严重干扰正常的煤炭贸易。


 冬季供暖季到来之际,必须高度重视煤炭储备机制的建设,抑制煤炭价格非理性炒作。

  

 山西省作为煤炭大省,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基地,对煤炭市场有引领作用和示范作用,应该率先布局煤炭储配,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和“煤炭市场的蓄水池”功能,从根本上掌握煤炭供应主动权,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保证行业健康发展,同时促进山西煤炭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去产能”和储备机制有机结合,促进煤炭行业安全、清洁、高效、低碳发展。

  

 煤炭储备不是简单的把生产出来的煤炭储存起来,而是由资源储备、项目储备、产能储备和现货储备等多种方法的一系列的组合。

  

 资源储备。《山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表明,山西保有煤炭储量为2709亿吨,但是作为优质无烟煤、炼焦煤等战略稀缺资源必须予以保护,必须储备这些资源,为将来的开发流出空间,形成煤炭战略储备源头控制和有序供给机制。

 

 项目储备目前山西经过资源整合后,在建的煤矿还有300多座,为了达到在建产能与生产产能合理匹配。应该合理安排建设煤矿的进度管理,根据市场情况,部分矿需要停建缓建,作为项目储备,放到十四五规划建设。

  

 产能储备。建议根据煤矿实际生产能力进行核定,承认前期大部分煤矿批小建大的事实情况,能核定的应该全部核定,发挥煤矿真正的、合理的、经济的生产能力,满足市场和现货储备需求。

  

 现货储备。鼓励煤炭生产企业建设符合环保要求的,现代化的储配煤基地,充分发挥山西的区位优势、煤种优势、产能优势、运输优势。

  

 山西作为国家能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改革试验区,今日智库建议:应该率先提出和建设煤炭储备,这也符合国家的相关政策和要求,如果全国都建立了煤炭储备机制,就可以实现煤炭市场的均衡发展,避免了煤炭价格大起大落造成的巨大损失,同时也是国家调控煤炭价格的最根本的手段之一。

上一篇:钛白粉再迎新一轮涨价潮

下一篇:【矿业资讯】5分钟浏览矿业大事(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