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世纪的2004年,内蒙古自治区率先在全国设立地质勘查基金,从而大大激活了地勘市场、焕发出勃勃新动能。13年来,内蒙古先后查明的矿产资源储量成倍增加,实现了地质找矿成果新突破,为自治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
据了解,今后内蒙古自治区地勘基金在投资的方向及机制方面,将重点实现以下转变或突破:突出勘查矿种调整,重点加强国家、自治区紧缺、新兴战略性矿产及非常规能源的调查评价和勘查力度;坚持勘查布局调整,加强整装勘查区、集中勘查区、矿业集中区基础地质调查集中部署;坚持服务扶贫脱困和生态文明建设,适度安排地热、地下水资源及矿泉水勘查。坚持生态优先,推进绿色勘查;坚持机制创新,适时开展合资(合作)勘查和拓展地质勘查服务领域。
具体而言,“十三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将针对下列5大方面需求部署工作:
一是非常规能源调查评价:开展内蒙古具有比较优势的煤层气、页岩气、浅层地温能、干热岩等非常规能源调查评价工作,推动自治区非常规能源的开发利用;
二是地热、地下水资源及矿泉水勘查:优先在有开发利用需求的地区开展地热勘查,适当开展以旗(县)为基本范围开展基础性、公益性水文地质调查,适当开展矿泉水调查评价、严重缺水地区人畜饮水和缺水城镇供水勘查;
三是开展非煤矿产勘查:根据国家、自治区经济发展需求和自治区矿产资源潜力,2018年度主要安排金、银、稀土等金属矿产勘查,重点安排磷、钾盐、晶质石墨、萤石及具有大型远景的重要非金属矿产勘查;
四是在基础性地质工作方面:补充1:5万综合方法找矿、区调工作,区内1:5万化探工作。以盟市为单位开展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成果综合集成工作;开展重要矿集区、大型超大型矿床及重点勘查项目的综合研究工作;开展与矿产勘查紧密结合、切实指导矿产勘查与地质找矿工作的综合研究工作;开展国家紧缺矿种、新兴战略性矿种的选区研究和攻关。
五是集中勘查工作:以国家、自治区紧缺矿产、新兴战略性矿产和自治区优势矿产为主攻矿种,筛选具有大中型矿床潜力、勘查矿种和成矿类型有成因联系、矿业权设置相对简单的区域重点开展集中勘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