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降解,资源循环
2017-09-12 15:50 来源:中国石油报 编辑:矿材网

  良好的环境效益,不仅造福一方水土千万人,而且为企业的长久发展提供和谐的大环境,也是企业形成品牌的重要基础。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实现环保生产,这是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

  本期的三家企业,从生产过程中的排污环节入手,不仅有效控制了污染物的排放,还变污废为原料,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这与企业的管理提升密不可分。要在开发的过程中实现这种统一,需要从项目的前期设计就考虑到环境条件各方面因素,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强化监管,优化举措,引入新技术设备,从而将昔日的“软肋”变为新的提质点。

    伴随着蛟龙上料机投送,含油污泥通过热化学洗涤、超声波空化和压滤三级工艺处理后,由现场员工依次装袋放置在指定存储池。这是9月8日,笔者在长庆油田采油一厂王窑含油污泥处理站看到的一幕。

  “应用热化学处理法,可以使污泥含油量从10%至90%不等降低至2%以下,通过后续焚烧产生的废渣不仅能回填、铺设井场,还能与黄土混掺制砖。”谈到含油污泥处理效果时,这个厂采油工艺研究所技术员胡剑说,“含油污泥再利用不仅解决了环保难题,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为了在油田开发中最大限度保护当地生态环境,长庆油田采油一厂始终坚持“环保优先”,坚持“不环保的油一吨不要、不绿色的效益一分不取”。早在2007年,这个厂就精心选址建成了年处理能力3000立方米的含油污泥处理站,主要针对清罐、井下作业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进行处理。投运以来,经过运行情况调研及工艺流程优化改造,各系统运行平稳高效,近10年间已处理含油污泥2.6万余立方米,累计回收原油1500多吨,产生废渣制砖用于井场围墙修建及无基础抽油机。

  除建设含油污泥处理站外,这个厂以科研攻关为依托,持续开展微生物降解及含油污泥调剖工艺研究应用。针对小范围且拉运不便的含油污泥,先后在坪桥、杏河等6个基层作业区建设污泥微生物降解点,通过油泥预处理、菌剂添加等工艺流程,仅2016年处理含油污泥达400余立方米;针对清罐含油污泥,通过改进配方及设备,从提高悬浮性、成胶时间等方面开展室内评价,研发出KG-1污泥冻胶体系,年初以来,9口调剖井共注入污泥2100立方米,目前累计增油达252吨,实施效果显著。

  通过热化学处理、含油污泥调剖、微生物降解、废渣制砖等多种工艺的有效应用,长庆油田采油一厂目前已初步形成含油污泥治理的技术体系,实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循环利用的同时,绿色发展理念在长庆油田得到有力印证。


image001.jpg


长庆油田采油一厂含油污泥处理站

上一篇:一改8月疲态硫黄回高曙光乍现

下一篇:湖北新一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印发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