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矿之地”水贝,定位全球珠宝版图的中国坐标
2025-10-17 11:16 来源:21财经APP 编辑:矿材网

在中国,专业市场是一种常见的商贸产业集聚形态,从乡村墟市到城镇批发市场不胜枚举,但在全国拥有影响力和定价权的并不多。

深圳水贝,一片仅0.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涌现了超20个黄珠宝专业市场,集聚了近9000家黄金珠宝企业,有超过6万人从事相关行业。

这片被称为“中国宝都·深圳水贝”的区域,没有任何贵金属天然矿产资源,也不开展人工钻石培育,却在珠宝领域有着全球化的吸引力。

每天,全球各角落的珠宝玉石,以黄金为主,辅以玉石、珍珠、饰、钻石等诸多品类,在这里被鉴定、展示、交易和消费。

“无矿之地”水贝何以从最初的黄金加工厂演变成如今的珠宝集散地?与公众已熟知的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义乌、全球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交易中心亳州等专业市场不同,水贝提供的是一个专业市场的新叙事。

罗湖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深圳大规模城市建设的起点之一,借助罗湖桥、广九铁路等优势,“三来一补”产业形态于上世纪80年代在这里兴起。

起初,水贝是一片工业区。上世纪80年代,深圳东方首饰来料加工厂在水贝成立,为香港珠宝企业做来料加工;上世纪90年代,水贝零星分布黄金珠宝加工作坊。

转机出现在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取消黄金收购许可;同年10月,深圳迅速出台政策,推动在水贝建设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基地。旧厂房被改造为产业用地,一年间,300多家上下游企业迅速聚集。

2004年,水贝国际珠宝交易中心启用,这是全国首个黄金珠宝专业采购平台。这也意味着,水贝已开始从珠宝产品贸易的“集散地”,迅速转型为珠宝产业的“集聚地”。

而早些年来料加工的经验,还为水贝培养了精通贵金属镶嵌工艺的匠人师傅,成长起一批精通黄金加工的生产商;产品批发零售的交易经验和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模式则让水贝常年占据国内黄金珠宝批发市场50%份额。

如此优势吸引了众多非黄金品类的珠宝商选择水贝,这里由此成为众多珠宝首饰原产地之外最为集中和专业的集散市场之一。

记者了解到,目前,水贝所在的罗湖区黄金珠宝专业市场约有10%的企业从事黄金熔化、珠宝镶嵌、珍珠打磨等生产加工;超85%企业从事批发、零售等相关业务;另外5%企业从事检验检测、培训服务、展示交易或包装服务等配套经营活动。

“除了海水珍珠以外,水贝也是淡水珍珠的重要批发集散地。”奢珠珍珠业务总监陈纾昕向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在水贝珍珠圈,有不少品牌都来自我国淡水珍珠的原产地——浙江诸暨,诸暨的淡水珠交易规模大且成熟,但是在下游,水贝可以算是国内比较全的珍珠批发基地之一。

不是珍珠原产地的水贝为何成为一个如此重要的产业集聚地?

陈纾昕进一步分析,水贝能够提供给品牌的远不只原料优势,更是一套完整的产业生态和一站式供应链能力,这里不仅汇集了来自浙江诸暨的优质淡水珍珠,也整合了大溪地黑珍珠、南洋金珠、澳白等全球高品质海水珍珠,并配合丰富的配件资源与专业检测服务,因此,水贝具有为品牌打造从原料采购到成品认证的全链路优势。

可见,历史的积淀传承与关键节点的应时而变,共同成就了水贝黄金珠宝产业今日的群星闪耀。

提到黄金珠宝,其名字前边往往会缀上原产地,包括南非天然钻石、缅甸翡翠、招远黄金、诸暨淡水珍珠、河南培育钻等,这些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地名拼在一起,凑成一张珠宝世界的版图。

而在原产地之外,深圳水贝亦与珠宝产业有着深厚且不可分割的缘分。在距离消费者最近的地方,水贝总是能最快地感知到市场的新动向,培育钻、非洲翠、金首饰等时兴的珠宝首饰,都能在水贝寻到踪影。

5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彭伟和朋友去到非洲寻找一种名叫“独龙玉”的玉石,也就是后来市场所熟知的“非洲翠”。虽然此前不做玉石生意,但是作为云南人,彭伟对此颇有兴趣,很快便将这种玉石运回云南,找到钻研玉石工艺几十年的老师傅,并建起生产线。

2024年12月,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批准发布团体标准《非洲翠鉴定与分类》,这种产自非洲的古老玉石品类在中国珠宝圈有了通行名称和定位。也是在这个时间,彭伟位于云南瑞丽的非洲翠首饰加工厂突然涌来一批采购商,询问之下,他们都来自深圳水贝。

“这两年黄金价格一直比较高,很多水贝的商家来到云南考察也是希望能够开拓一些新的珠宝品类。”水贝从这时闯进了彭伟的视野,今年5月,柿果品牌创始人彭伟带着云南工厂老师傅加工的产品,正式加盟水贝,在特力金钻二楼盘下几节柜台,专营非洲翠。

来到水贝,彭伟感受到最直接和明显的变化便是客户来源更广泛了,他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直言:“因为我们的工厂在紧邻边境的地方,很多客户接触不到,来到水贝以后,全国各地的珠宝商都到这里来采购,客户群体增加了很多。”

对于新品种,水贝有着极强的包容性和接纳性,如非洲翠一样,许许多多的“新”产品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和千家万户。

培育钻是另一个典型案例,具有稀缺性的天然钻石价格居高不下,如今随着实验室培育钻石的技术越来越成熟,钻石的价格被打了下来,闪耀在人们各个日常生活场景中。

丹麦珠宝品牌潘多拉首席执行官Alexander Lacik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旗下培育钻石珠宝产品让公司“仿佛每天都在过圣诞节。”另一家知名的珠宝品牌——施华洛世奇,同样将培育钻石卖出高昂的价格,其官网如此对培育钻石进行介绍:除来源外,培育钻石与开采钻石在化学、物理以及光学属性方面100%相同。

而回望培育钻石在国内的推广之路,水贝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河南是全球培育钻的重要上游生产商集聚地,而水贝则是下游主要的批发集散地。”广东国际钻石商会执行会长尹修华向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凭借着成熟精湛的贵金属镶嵌工艺,水贝成为培育钻石从裸钻进阶为珠宝的关键一站。

在深圳水贝的珠宝柜台,一克拉培育钻石的价格不足天然钻石的十分之一,已经凭借价格优势成为不少钻石柜台的主力产品。在尹修华看来,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并非二元对立的关系,二者的受众和用途都有所差异。相关机构预测,2022年中国培育钻石市场渗透率为7%,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7%。

谈及水贝培育钻的未来发展,尹修化介绍,目前水贝集聚了两三百家培育钻石相关企业,下一步将朝着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努力,上游紧密连接培育钻的生产基地,下游推动培育钻的标准检测机构等在水贝落地。

就在几年之前,水贝还随处可见低矮的珠宝首饰加工工厂的身影,现如今几乎已经全部被数层高的专业市场取代。

随时代变迁,水贝已然完成了自身价值链的整合与转型:从上世纪的来料加工,到如今转向聚焦设计、展示交易、品牌运营、检验检测等附加值更高的环节,并进一步朝着“宝都”的目标进阶。

尺寸之地上,水贝成长起一批家喻户晓的黄金珠宝品牌:周大生、周六福、西普尼等企业从水贝走向上市,珍珠、银饰等珠宝细分品类同样走出奢珠、七度银饰等一批行业龙头品牌。

在水贝片区南端,有一座被珍珠“堆起来”的珠宝大厦——金丽国际珠宝交易中心。

奢珠正是从这里成长起来,2012年,奢珠珍珠开始涉足海水珍珠业务,逐步构建起涵盖原料供应、设计研发与批发零售的完整供应链体系。

十年时间,奢珠珍珠旗下的零售品牌Meluxe美奈珍珠接连登顶唯品会、京东等线上销售渠道珍珠品类销售额榜单;2024年,美奈珍珠销售额达到2.3亿元,同时开始布局线下业务,入驻无锡、成都、新疆等核心商圈。

另一家水贝成长起的首饰品牌——七度银饰的成长轨迹则开始于21世纪初,2002年,看中水贝紧邻香港便于对接国际珠宝资源与前沿市场的地缘优势,七度银饰落子水贝,另辟蹊径切入银饰领域,彼时恰逢水贝产业链配套迅速完善成熟、从黄金加工转向珠宝商贸集聚的时期。

20多年来,水贝经历了多个转型节点,七度银饰亦然。从最初深耕生产加工等银饰生产制造,到如今将非核心环节外包,聚焦设计、品牌与供应链管理等高附加值环节,并形成“直营+加盟+电商+直播”的立体化零售网络,成为银饰领域成熟的品牌。

在七度银饰总经理林志山看来,相较于永兴、海丰等其他银饰市场,水贝的产业定位十分明确,更侧重于聚焦品牌孵化与产品创新,水贝长期作为全国黄金产业的重要代名词,如今在银饰版图上也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坐标。

水贝孕育品牌,也在实践中锤炼出珠宝界的“水贝模式”——正是这种模式,让很多珠宝品牌从一米柜台成长为一个品牌甚至是一家上市企业。

“虽然我们做非洲翠比较早,但我们一般是按照传统的模式来做,每个产品基本都是孤品,不做批量化生产。”来到水贝,彭伟接触到更多珠宝品类,也是在跟黄金珠宝品牌打交道的过程中,彭伟意识到,原来水贝的珠宝模式更倾向于“标品”和批量化生产。

彭伟告诉21记者,这两个月来,柿果开始尝试将非洲翠的手链、项链等品类的标品化、大规模生产:“前期我们先选择了几款产品,将尺寸、大小、工艺要求固定下来,当这些标准化的产品批量生产以后,成本会大大降低。目前我们已经跟一些品牌达成了合作,生产线也进行了调整,接下来我们会打造成系列的产品。”

而在政策层面,水贝所在深圳罗湖区同样在为培育更多黄金珠宝品牌和擦亮“中国宝都”的招牌发力。

就在近期,《罗湖区黄金珠宝产业“水贝领航”人才发展支持措施》发布,对设计工艺人才、工匠技能人才提供人才奖励,同时也提出举措保护原创设计,搭建黄金珠宝知识产权维权支持机制等。

从上世纪80年代与黄金珠宝结下不解之缘,水贝在40多年时间里经历了多轮产业升级与转型,从代工模仿转向品牌原创,亦从街边工厂走向中国宝都。


上一篇:新型储能:技术多元并进 规模世界第一

下一篇:卸任福耀董事长 79岁曹德旺回应:接班团队很优秀 明年考虑彻底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