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热门新闻
  • >
  • 矿业
  • >
  • 中资矿企海外履责探索分论坛在津举办 共绘刚果(金)社区发展新图景
中资矿企海外履责探索分论坛在津举办 共绘刚果(金)社区发展新图景
2025-11-03 10:16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编辑:矿材网

?近日,在202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框架下,由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办、中国乡村发展基会承办的 “中资矿企海外履责的探索 —— 以刚果(金)为例”分论坛在天津落幕。论坛汇聚了中刚两国政府代表、矿企负责人、专家学者及社会组织代表,以实践案例为基、以问题解决为导向,深入探讨中资矿企海外履责路径,其中华友钴业(61.500, -3.31, -5.11%)与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合作的刚果(金)发展援助项目,作为社企合作标杆案例,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 “履责样板”。

解码履责实践痛点与突破方向

“当前中资矿企海外履责已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创造价值。”中国矿业联合会秘书长车长波在致辞中明确指出,中资矿企已构建起 “资源开发、产业赋能、生态守护、社区共融” 的立体化体系,且始终坚守生态、民生、制度三大底线 —— 将绿色理念贯穿勘查开发全流程,以技能传递激活当地可持续发展动力,通过多元沟通机制保障合作透明可信赖。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陈志刚则从社会组织视角提出破局思路。他以基金会与华友钴业2024年合作的刚果(金)项目为例:“我们派驻两名全职员工驻扎矿区,与企业ESG部门联合办公,还招募本地员工组建团队,既解决了企业‘专业能力局限’的痛点,又让社区需求得到精准回应。” 该项目一期建成的多功能厅、职业教育中心等设施,已成为当地社区融合的核心空间,而嵌入的 “微笑儿童供餐项目”,更让硬件设施与软性赋能形成互补,“这验证了商业逻辑与公益逻辑的融合可行性”。

远在金沙萨的中国驻刚果(金)大使赵斌通过视频带来关键数据称,“目前在刚中资矿业企业超 40家,累计投资超250亿美元,2024 年铜、钴产量分别达250万吨、17万吨,权益产能占刚全国 3/4 以上。” 他同时强调,中资企业不仅带动当地税收增长,更创造超10万个直接就业岗位、20万个间接岗位,累计培训当地员工50万人,“援建学校、饮水工程等民生项目,正让资源红利转化为社区福祉”。

在企业实践分享环节,华友钴业可持续发展中心总经理助理吕基成坦言曾面临社区沟通难题:“企业直接与社区对接时,易出现需求误解,投入成本高却效果有限。” 而与基金会合作后,通过本土化团队调研,项目落地效率显著提升,“我们负责硬件建设,基金会引入外部资源做技能培训,比如职业教育中心开设的农技课程,已帮助80名村民掌握种植技术”。北方矿业 ESG 主管张跃洋则介绍其 “农业 + 工业” 社区赋能模式:“在科米卡村建设种植培训基地,产出的玉米供给本地玉米粉厂,制砖厂的预制砖用于社区基建,形成‘资源循环 — 收入增长’的闭环。”

白皮书与联合倡议凝聚行业共识

论坛发布的《刚果(金)中资矿业企业社区发展与责任白皮书》,为行业提供了首个系统性履责参考。北京琏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娟解读核心数据:“2024年,15 家受访中资企业贡献超 20亿美元税收及特许权使用费,占刚果(金)国家财政收入22%;本地用工率超 90%,3年内开展4.7万次技能培训,投资13亿美元建设200多个基础设施项目。” 白皮书同时指出,中资企业已从 “单点援建” 转向 “系统赋能”,如洛钼 TFM 与联合国儿基会合作抗击霍乱,中色 Dezeva 与西方矿企协作建设教育设施,“避免重复投入,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国际发展部主任伍鹏分享了20年陪伴企业 “走出去” 的经验:“在苏丹,我们与中石油共建的阿布欧舍友谊医院,通过‘硬件援建 + 董事会监管’模式,运营 3 年即实现财务收支平衡,就诊人数年均增长15%;在埃塞俄比亚,与徐工集团合作的 237 座水窖,让村民阿贝巴耶夫从‘每天花 4 小时取水’变为‘房前屋后种庄稼,年增收2万比尔’。” 这些案例印证了社会组织在 “企业资源 — 社区需求” 间的桥梁作用。

论坛期间,中国矿业联合会与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在刚中资矿产企业海外履责联合行动倡议》,华友钴业、北方矿业、紫金矿业(29.060, -1.44, -4.72%)等企业代表共同签署。倡议明确六大行动方向,包括 “深化本地参与,共享发展成果”“联动社会组织,赋能社区可持续发展” 等。刚果(金)矿业地籍局局长波波尔?马博利亚在现场呼吁:“中资企业不仅要建学校、医院,更要关注水、电、道路等基础民生需求,比如培训本地技术工人,让社区在矿产开发后仍有可持续收入来源。”

此次论坛标志着中资矿企海外履责从 “企业自觉” 迈向 “行业协同”。正如车长波所说:“刚果(金)的探索是起点,未来需汇聚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多方智慧,让中资矿企的履责实践,成为全球矿业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样板。”


上一篇:光伏价格回升反内卷政策见效

下一篇:我国下一代光伏技术取得新进展 光电转化效率突破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