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加钱也排不到货,第四季度产能早就被订满了。”一句来自某储能系统集成商负责人的介绍,成为当前储能电池材料市场的真实写照。
近期,记者在储能行业调研时获悉,2024年以来,国内储能需求呈爆发式增长,叠加海外市场加速拓展,磷酸铁锂正极、储能电芯等核心材料环节供需缺口持续扩大,头部企业订单饱和,产能利用率始终维持在满产状态。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教授张佳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现象主要由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方面,下游储能需求从去年开始放量,行业景气度快速传导至整个产业链;另一方面,高压实磷酸铁锂技术的提升以及钴价格的快速上涨,使得更多的企业转向选择磷酸铁锂材料。
国内外装机同比激增
近年来,储能需求迎来政策、市场、企业三方面共同发力格局。
政策端持续加码,为行业发展提供坚实业绩保障。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国已累计发布2470余项储能相关政策。其中,2024年共发布770项,环比大幅提高。
市场端的结构性增长更为亮眼。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较2024年底增长约29%。
同时,受益于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储能电池出货量实现强劲增长。根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数据,2025年上半年我国储能电池出货量265GWh,同比增长128%,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已成为电化学储能的主流路线。国际市场方面,海外大型储能电站、工商业储能等应用领域的需求攀升,也有力驱动了磷酸铁锂储能电池海外需求的持续增长。
张佳峰表示,近年来,海内外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我国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已涵盖全球工程应用的主要技术路线,在下游需求爆发时,产业链头部企业将率先获得市场青睐。
技术创新与扩产并举
企业端的技术创新也为磷酸铁锂材料的市场突破打下坚实基础。例如,湖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裕能”)作为磷酸铁锂行业龙头,持续推动产品的差异化、高端化迭代。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的CN—5系列、YN—9系列等新产品销量占总销量的比重约40%;江西升华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国内磷酸铁锂材料草酸亚铁技术路线的开创者,现有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产能30万吨;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开发出第五代高性能磷酸铁锂材料,目前已进入中试量产阶段。
在张佳峰看来,高压实磷酸铁锂技术的突破,为化学储能应用场景打开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市场需求与技术突破的共振下,磷酸铁锂企业订单量与产能利用率同步飙升。其中,湖南裕能第三季度产品销量再创新高,公司董秘汪咏梅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受益于下游储能市场需求旺盛,公司产品供不应求,产能利用率一直保持高位运行。
五矿新能源材料(湖南)股份有限公司董秘曾科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头部企业订单持续增加,下游市场需求增长比较明显,特别是储能市场增长较快。本公司三元锂的总体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80%以上,磷酸铁锂的产能利用率也达到了70%以上。
另据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秘张飞介绍,该公司今年要出货4GWH的储能集成柜,应用于独立储能电站领域,目前正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
产能紧平衡下,企业纷纷加速扩产布局。例如,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上半年共出货储能电池8.91GWh,同比增长133.25%,同时,该公司海外生产基地建设工作正在持续推进;江苏龙蟠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拟定增募资不超过20亿元,用于山东菏泽和湖北襄阳共计19.5万吨高性能磷酸盐型正极材料项目;湖南裕能在西班牙的年产5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正在办理环评审批手续,该公司在马来西亚的年产9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也正在前期筹备中。
张佳峰表示,当前储能市场供需紧张的本质是结构性错配,预计储能电芯紧缺格局将延续至2026年下半年。




新手指南
我是买家
我是卖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