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香崇
2016-04-06 11:30 来源:网络 编辑:矿材网

钟香崇 


一、生平及简介

  钟香崇,无机材料学家,我国耐火材料学科的带头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

     192111月 生于广东汕头,原籍广东潮安

     1941年 毕业于香港大学

     1946年 赴英国联合钢铁公司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1947年 转英国里兹大学燃料冶系研究生

     1949年 毕业获英国里兹大学博士学位。为报效祖国,他毅然携妻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先后在重工业部、冶金工业部工作

     1963年 开始筹建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并任所长、总工程师

     1991年 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也是在豫专职院士中最早获得院士称号的

     1993年 被评为联合国国际耐火材料学术会议的杰出终身会员并任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

     2000年 开始筹建郑州大学高温材料研究所

     2015211日 因病在郑州逝世,享年94

钟香崇的卓越贡献有:

 1.他解决了平炉硅砖等的质量问题,为恢复当时钢铁生产起了重要作用;

 2.他组织指导了具有我国特色的镁铝砖和高铝砖的研究开发,当时居国际领先地位;

 3.氧气转炉炉衬材料和连铸长水口研究开发,显著提高使用效果;

 4.并组织指导了耐火纤维、绝热板等新型耐火材料的开发;

 5.在耐火材料高温力学性能的研究上有独到之处,发展了耐火材料学科理论。他是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的主要创建人之一。

二、故事


1.钟院士的郑大情

声明:转载于东方今报


贾连朝促成钟院士与郑大结缘 

 

    贾连朝促成钟院士与郑大结缘


先生在世时常说,是时任省政府秘书长的贾连朝促成了他到郑大工作的机缘。”从2002年开始担任钟老助手的葛铁柱回忆说。

 据葛铁柱介绍,钟老1963年开始筹建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并任所长、总工程师。到了2000年,应用型研究院所开始实行企业化运行,科研不再是第一位。

钟先生更想要专心从事科研开发、培养人才的工作。葛铁柱说,恰好这时郑大很希望钟老来工作,最终促成了双方结缘。

当时郑州大学进入了‘211’院校,亟须引进高层次人才,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郑大的人才引进工作。葛铁柱说,为了让钟老到郑大工作,时任省政府秘书长的贾连朝多次亲自和钟老沟通做工作,请他到郑大工作。先生到郑大工作后,贾连朝还多次看望他。葛铁柱说。


80岁开始第三次创业


先生常说,八十岁来到郑大筹建高温材料研究所,是他的第三次创业葛铁柱说,钟老第一次创业是他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第二次创业是1963年筹建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加盟郑大并创建郑州大学高温材料研究所,是他的第三次创业。

 葛铁柱记得,钟老生前回忆自己的第三次创业,说当时很多人表示不理解。在他们看来,钟老在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拿着高工资,工作很清闲,可以舒服地度过晚年,为什么到了耄耋之年还要折腾?

 面对他人的不理解,钟老说,他要在耄耋之年,发挥有限的余力。正是这种决心,促使他创立了郑州大学高温材料研究所。


他成就了河南耐火材料行业


我国是耐火材料工业大国,河南是耐火材料工业大省,产能占到全国的近一半,目前河南耐火材料行业的科研和学术水平,在全国属于领先地位。可以说,没有先生就没有河南耐火材料行业的今天。”葛铁柱介绍说,作为我国耐火材料学科唯一的院士,钟老提出立足于我国耐火材料资源优势、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耐火材料制品的建议,“当时的一些想法,现在看起来具有相当强的预见性。目前我国逐渐成为耐火材料强国,在很多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这与先生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


向郑大捐赠100万设立奖学金


 2014年12月29日,一场特别的奖学金捐赠仪式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行。钟香崇院士向郑州大学捐赠100万元,设立钟香崇研究生奖学基金,主要用于资助和奖励学校有志于从事无机材料专业优先高温功能材料研究所的硕士研究生。

设立奖学基金,是先生多年来的心愿。葛铁柱说,先生年轻时到香港读大学,靠的是香港的政府奖学金,他一直想设立一个奖学金,帮助学生们。

一百万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一个做了一辈子科研的人来说,真不是个小数目。葛铁柱说,在钟老看来,此次捐赠仪式不是这个基金的终点,而是设立的起点。他希望形成一种风气,能有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加入到捐助行列。他还希望学校充分把基金用于人才培养,并不断完善学校奖学基金制度。


昏迷中依然惦记研究所的工作


“20131211日入院,201412日做手术。钟老住院做手术的日子,葛铁柱记得很清楚,从那时候起一年多时间里,先生经常在医院进行治疗,葛铁柱回忆说,其中还有几个月是到北京进行治疗的。

 在葛铁柱的记忆中,钟老做完手术,身体稍微好一点,就经常把年轻的老师和学生叫到身边,和他们谈自己的想法,在病房指导他们的论文。

 最让葛铁柱动容的是,在钟老生命的最后阶段,他依然念念不忘的是研究所的工作。白天很多时候,先生都处于昏迷状态,但是神志不清的状态下喃喃自语的也是哪个工作该怎么做。葛铁柱曾经用手机录下了这些无意识的话语,人在无意识的时候,说出的话是内心深处的东西,葛铁柱说,每次听到这些话,鼻子都酸酸的。

护工告诉我,先生在弥留之际,说的依然是希望我能把高温材料研究所的工作做好,觉得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完说起这些,葛铁柱有些哽咽。

2.钟香崇院士毕生精力献给耐火材料研究事业

声明:转载于大河网

 

钟香崇院士毕生精力献给耐火材料研究事业 

 

 春节将至,当郑州大学高温材料研究所的学生们筹划着节日里到老先生家团聚的时候,一个噩耗传来:他们最尊敬的导师钟香崇院士211日凌晨在郑州逝世。

 钟香崇,一名为中国的耐火材料研究贡献毕生精力的老科学家,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光辉历程,他留给人们无限的追忆和哀思,也留给后人不断奋进的坚定力量。


 一个埋头科研的工作狂


“老先生,您安排给我们的工作已经完成了,您还没有检查验收呢,您怎么能离开我们呢?”郑州大学高温材料研究所的师生们难以接受钟香崇院士逝世的消息。

 在师生们的眼中,钟香崇是一个工作狂,科研是他一生的追求,科研是他从不停歇的脚步。

 伴随着新中国的建设、伴随着祖国耐火材料事业的发展,处处能看到钟香崇辛勤工作的身影:在科研第一线、企业生产第一线、教学第一线、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会上、国家耐火材料发展规划上,处处留有钟香崇工作的印记。

 1985年钟香崇在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退休时已经64岁,本是可以颐养天年的时候,但是当他看到国家经济发展刚刚走上正轨,仍想为耐火材料研究发挥光和热,因此退而不休。2000年,年届八十的钟香崇选择来到郑州大学,创建高温材料研究所,开启人生新的篇章。

 院士亲自带研究生的并不多,钟香崇这样八九十岁还亲自带研究生的院士学者更少。在郑州大学期间,钟香崇坚持每年亲自带一个博士、一个硕士,帮研究生一点一点修改论文。随着年龄的增长,钟香崇的身体每况愈下,视力逐年下降,但是他依旧坚持读文献,指导学生搞科研,在病床上想的谈的全是工作。

 201410月,钟香崇生病住院期间,他的学生赵飞前往医院探望,钟香崇见到他后首先问起的就是他的课题研究,绝口不提自己的病情。“他帮我列出了修改提纲,一直改了三遍才通过。”赵飞说。

 博士生李文凤提起钟院士就开始哽咽。“老先生眼睛不好,就用放大镜给学生改文章,手术以后实在不行了,就让我们念给他听,边听边提意见,一般要改两三遍他才满意。”因为这种情况,钟香崇还跟护士吵过架。

 那一次护士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批评钟院士:“你还要不要命?!”

“你不让我工作,就等于要我的命!”钟院士这样回答。

 临终前的一天,钟香崇突然对保姆发脾气:“说多少次了,快去拿纸、拿笔,赶快把配方记下来!”

“他是惦记着新研制的一种耐火材料的配方,他把保姆当成了我们……”说到这里李文凤已经泣不成声。

 生病后,钟香崇身体和精神状态不太好,可是只要一提起耐火材料,马上就来了精神,就会激动起来。郑州大学高温材料研究所副所长、曾当过钟院士科研助手的葛铁柱告诉记者,钟院士对工作要求很严格、很严厉、甚至很苛刻,逼着大家不断进步。可喜的是,研究所去年通过了10项成果鉴定,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


 一名将事业融入生命的爱国者


 一些人将“爱国”挂在口上,钟香崇是把爱国刻在心上,付诸行动上。

 钟香崇是我国最早回国的海归之一。从香港大学毕业后,1942年钟香崇抱着抗日爱国的满腔热情,回到国内,进入重庆耐火材料厂工作,从此与耐火材料结下了不解之缘,并成为他奋斗一生的事业。

 钟香崇曾经向所里的年轻人讲述自己的故事,他从小跟着母亲在香港成长并受教育,当时的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在那种环境里,到处都可以看到中国人受到洋人欺负,他的很多亲戚去新加坡经商也备受歧视。因此钟香崇从小就梦想有一天让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

 如何爱国,如何让祖国强大起来,在不断的追寻中,钟香崇逐渐明确了科技救国的思想。高温耐火材料研究就是钟香崇选定的科技救国道路。

 钟香崇的大女儿钟永渝是在重庆逃难的路上出生的,她特别能够理解父亲的爱国情怀。“父亲后来又出国深造,1949年获英国里兹大学博士学位后准备回国,在香港和我们母子三人会合后,一家四口一起回到祖国,从此,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他从没有动摇过。”钟永渝说,上世纪50年代,父亲还动员他的两个弟弟从美国回到国内工作。

 一直到现在,钟香崇还总是教导他的学生,留学后要回国作贡献。“他总说,中国培养了你们,你们要为祖国多作贡献,不要崇洋媚外。这些话,有些人可能觉得很教条,但在老先生口中却是那样的自然,因为那是他发自肺腑的声音。”他的学生赵飞说。

 钟香崇始终心系国家,对于个人得失却很少计较,从英国到祖国,从北京到洛阳、从洛阳到郑州,物质待遇和职位不断变化甚至降低,但他对民族兴旺的深深关切,对科研事业的孜孜追求始终没有改变。

 钟香崇经常和年青一代科技工作者谈道:“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你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怎样才能促进咱们国家科技发展,而不应当将自己的眼光放在赚钱上。”

 为此,他放弃了很多赚钱的机会。

 他的女儿介绍,钟香崇院士有的学生开了公司当了老板,他们想请钟老出山,挂名当个顾问,清闲又有好福利。“我只想踏踏实实搞研究,挂名的事免谈。”每次钟老都坚决回绝了。

 谈到自己70多年从事耐火材料的动力,钟香崇归纳出“三心”:爱国心、事业心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心,这“三心”的根基就是爱国心。


 一位慷慨捐赠的俭朴老人


 2014年,93岁的钟香崇罹患肠癌在北京住院,此时他考虑的仍然是耐火材料行业的发展问题,想到行业发展需要新的血液、新的人才,他希望把耐火材料研究的接力棒传下去。

 20141229日,钟香崇在病床上向郑州大学捐赠100万元,设立“钟香崇研究生奖学基金”,用于资助和奖励郑州大学有志于从事无机材料专业、高温材料研究所攻读硕士研究生,鼓励他们在学习和科研中作出优异成绩,为国家和河南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贡献。

  当时,钟香崇骨瘦如柴,看着他用颤巍巍的手签字时,在场的人都眼圈发红。

 父亲可能意识到自己时日不多了,一直催着我办理捐赠的事,我连续往郑州跑了

上一篇:孙云铸

下一篇:严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