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大气治污开始!史上最严限产将至!
2017-08-28 09:43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编辑:矿材网

 近日,环保部等部门联合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6省市公开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打响蓝天保卫战。
 
  根据此前的防治方案,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庄、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山东省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市,河南省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以下简称“2+26”城市)被确定为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

 

 在严格监测和控制污染物排放的同时,京津冀区域还将全面完成以电代煤、以气代煤任务,严格控制煤炭消费量。

 
  根据《方案》,2017年,北京市压减煤炭消费量26万吨、天津市260万吨、河北省600万吨以上。为了提前完成化解过剩产能任务,钢铁焦化铸造行业实施部分错峰生产。
 
  其中,在石家庄、唐山、邯郸、安阳等重点城市,采暖季钢铁产能限产50%。而在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焦化企业出焦时间均延长至36小时以上,位于城市建成区的焦化企业要延长至48小时以上。此外,京津冀区域的建材行业全面实施错峰生产,有色化工行业优化生产调控,采暖季电解铝厂限产30%以上,炭素企业达不到特别排放限值的,全部停产,达到特别排放限值的,限产50%以上。
 
  《方案》还明确,水泥(含特种水泥,不含粉磨站)、砖瓦窑(不含以天然气为燃料)、陶瓷(不含以天然气为燃料)、玻璃棉(不含以天然气为燃料)、岩棉(不含电炉)、石膏板等建材行业,采暖季全部实施停产。有色再生行业熔铸工序限产50%。涉及原料药生产的医药企业,涉VOCs排放工序、生产过程中使用有机溶剂的农药企业涉VOCs排放工序,原则上实施停产。
 
  如此明确的限产指标要求,无疑给京津冀区域的工业生产企业,戴上了紧箍咒。可以预期的是,上述行业的工业品,将随着严格的限产措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减产。而《方案》刚一公布,相关行业的工业品价格,也随之出现了波动。
 
  除西南外,全国各地大多焦炭企业纷纷提涨,此次涨幅高达每吨百元。实际上,焦炭市场在上周刚刚落实了第六轮调涨。
 
  山西省一位交谈贸易商此前向生态资本论表示,由于环保压力,目前煤矿优质煤种非常紧俏,价格也频频上涨,再次出现“车等煤”现象。
 
  钢铁煤炭等传统产业,是周期性波动的大宗商品,在这一轮逆势上涨中,除了去产能凸显效果之外,环保压力将是一个重要的特征。这一特点,或许今后将波及诸多行业,在面临环保压力的建材、化工、纺织等行业,在其工业品的供求关系中,环保督查倒逼下的工业品减产,将日益成为常态。这一常态,或可称之为环保新常态,它将成为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的一道风景。
 
  当然,我们应该乐观的预期,当某一天,严厉的环保督查并没有出现大量工业企业减产或限产的现象,环保因素对工业品涨跌影响微弱,到那时候,一定是大气环境得以改善,蓝天白云重新司空见惯的时候。

上一篇:绿色风暴中浮现“杂音” 环保督察任重道远

下一篇:环保难题之——矿山环境问题的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