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地质解决方案
2017-07-05 09:10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编辑:矿材网

471962_gaohl_1499058716007

城市内涝、地质灾害、道路拥堵仍在不时发生,城市病该如何化解?我们的城市如何才能更加绿色、更为安全?


城市向下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城市地质是国土资源工作服务绿色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切入点和新增长点。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司长庄少勤这样看。


6月26日,围绕城市地质与新型城镇化这一主题,国土资源部规划司、科技与国际合作司、直属机关党委和中国地质调查局联合举办两学一做联学联做UP论坛,国土资源领域资深专家、相关领域负责人汇聚一堂,从顶层设计、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出发,共同研究问题,探寻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作为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土资源部机关党委副书记封小平、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王昆和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副司长周建春表示,此次论坛是党建和业务工作双提升、双融合的有益尝试,党建是业务工作的灵魂,业务工作是党建成效的体现,服务保障雄安新区和通州副中心的建设是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的体现,我们要勇敢地担当起历史赋予的使命。


地质工作引领城市 走向集约绿色安全智慧

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地质矿产规划处处长  吴登定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型城镇化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破解城市发展困局,引导城市走集约、绿色、安全、智慧的发展道路,关键是要推动地下空间、资源、环境的规模化、产业化利用。但当前还面临一些困难,存在城市地质调查基础不够、技术经济门槛较高、法规制度不全、政策激励不足等问题。围绕解决这些问题,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城市地质工作,要聚焦四大目标、五项任务和三大制度设计。


四大目标:基本形成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地质工作体系,核心是推动传统地质工作转型升级;基本建立地下空间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制度体系,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起到规范、引导和促进作用;基本实现地下空间资源规模化、产业化开发利用,关键要推进规模产业化利用,核心是激励约束政策问题;基本构建地质工作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相融合的体制机制。


五大任务:一是强化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基础,加强地质工作转型升级;二是积极引导和推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开拓城市发展新空间;三是推动地热等清洁特色资源规模化产业化开发,推动城市安全发展;四是全面加强地质灾害的调查监测预警,推动城市安全发展;五是加强以地质灾害为重点的大数据建设,推动城市智慧发展。


三大制度:一是探索建立地下空间统一规划与用途管制制度;二是通过土地出让和矿业权出让合同管理制度,将城市地质工作纳入政府管理主流程;三是依托监测网络和大数据平台,强化规划执行、合同履行和空间资源环境质量的监测监管。


雄安新区打造 全国城市地质调查样板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主任  郝爱兵


2017年4月1日,党中央、国务院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决定公布之后,中国地调局充分发挥京津冀地质工作协调机制作用,迅速行动,会同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和河北省地勘局等单位编制了《支撑服务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地质调查报告》,提出了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雄安新区建设的四大理念: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这也是雄安新区城市地质调查工作遵循的最基本原则。雄安新区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城市地质调查的第一个试点地区,将落实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钟自然在今年全国地调工作会议上提出开展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的要求,为全国提供样板和示范。


雄安新区地质调查的目标是,构建世界一流的透明雄安,打造地热资源利用的全球样板,建成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示范基地,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提供全过程地质解决方案。


打造透明雄安,深度是从零到一万米。0~200米是全要素的地下空间,包括地下空间、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热浅层地温能、水土环境、水土质量等;300~600米,是主要含水层的位置;600米以下到6000米是地热覆层的空间,深部是灰岩热储,回灌条件非常好;再到深部,主要是摸清深部的地质结构、地质构造及稳定性。


打造地热资源利用的全球样板,一是浅中深层地热资源的综合利用,二是高中低温地热资源的梯级利用,三是实现单个城市地热资源利用规模的世界第一。


建设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示范基地,要厘清调查的内容,包括空间、资源、环境、灾害,调查的过程要服务于城市的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调查的实施需要国土资源部、地调局、省国土资源厅、地市人民政府等多方联动。


提供全过程地质解决方案,主要是参考上海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的经验,核心是依托天空地一体化综合监测体系,建设城市地质信息共享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


保障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地质安全

北京市地勘局总工程师   郑贵森


城市发展可分4个阶段:布局选址、规划建设、运行完善、转型升级。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的建设,实际上处于转型升级阶段。北京市地勘局在通州主要开展了重大地质问题调查与评价、地热加浅层地温能综合利用、水土修复与治理三项工作。


地质条件适宜性评价,主要对活动断裂、地面沉降、水土污染、清洁能源、工程地质的沙土液化等7个方面的地质问题进行了重点梳理,提出了规划建议,并及时提供给规划国土资源、建设等部门应用。


深部地热资源勘查,目标是在核心区里钻探8眼地热井,把地热资源家底全部查清楚,目前已经完成了两眼,第三、四眼正在施工。2016年3月,北京地勘局根据通州地质情况,向市政府提出了采用地热两能供暖制冷,建设近零碳排放示范区的建议,马上得到市政府的高度响应。2016年4月18日的市长办公会就确定采用这个方案,到2016年12月底又召开专题会,明确由北京市地勘局负责实施这项工程,现在要求的供暖制冷面积已从最初的120万平方米扩大到260万平方米。


北京地勘局还提出了建设城市副中心地质资源承载力监测预警平台,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自然因素实时数据,为城市副中心安全运营保驾护航。这个建议,得到了北京智慧城市建设工程指挥部的大力支持。该平台的建设,核心是监测地质因素在自然条件和人文影响条件下的变化特点,利用数学模型预测它的变化趋势,预防并规避风险。平台设计有9类20余项监测要素,平面分区、纵向分层、立体成网,随时为政府各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地下空间开发的创新出路

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  何庆成


城镇化过程带来各种城市病。在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环境问题愈加突出的形势下,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如何规划、管理,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急需城市地质工作给出地质药方。


地质药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地下空间三维调查、城市地下空间三维地质结构、地下空间资源潜力评价与前景评估、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示范、城市立体发展和地下空间安全利用。


常规地下空间(0~-200米)的功能定位包括:0~-10米,规划建设停车场、地下综合体、下沉式广场、综合管廊等;-10米~-50(30)米,规划建设轨道交通、地下快速路、物流通道、物资仓储等;-50(30)米~-100米,规划建设地下高速公路、战略防御工事、雨水调蓄等;-100米~-200米,是潜在开发空间。非常规地下空间(-200米以下)开发,包括油气储存、能源储存、温室气体地质封存、工业废物地质封存等。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科学技术创新,首先是精细探测技术,包括近地表地球物理勘探、抗干扰及提高垂向探测精度;其次是地下空间资源评价技术,包括智能3D建模、面向城市发展的精准评价;再其次是地下空间信息服务技术,包括服务地下工程设计,施工运行,服务地下环境监测与预警,服务地下空间权属登记、地籍管理,服务应急事件,国防需要等。最后是非常规地下空间利用技术,包括选址调查与评估、储层性能预测与安全评价、运行监测与应急管理。


高度发达的施工技术,使-50米以内的地下空间开发并不是什么难题,就单个工程而言,差别仅在于成本与效率。这种状况下,-50米以内的地质调查所能提供的信息,要能回答成本与效率的问题,城市各种信息的地质模型要进一步与社会—经济模型耦合。-50米以下,深度越大,地下空间开发对地质调查的依赖就越高,目前还是要解决探测技术上的难题,浅层物探是一个重要的方向,但不是全部,还要与传统的地质工作相结合。地下空间资源的地质调查,还要加强人类与自然过程相互作用的动态模拟研究,不仅仅是留在可视化的层面上,地质模型要与外面的数据连起来,要能解释城市4D变化的实质,要对模型预测的不确定性有评价方法与技术。


构建并完善城市地质数据银行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地质处处长  张先林


目前,我们已构建了城市地质大数据,涵盖地质调查数据、监测数据、评价数据,但与城镇化对地质工作的需求却没有形成有效对接,未把专业优势全面转化为服务优势。


新形势下,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汇聚资源、扩大专业化服务规模、提升社会化应用效率,地质大数据如何支撑城市地质工作与政府管理流程的深度融合、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城市地质工作新局面,是当前迫切需要突破的瓶颈。


我认为,地质工作应遵循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开展精细化调查,提供专业化服务,推进社会化应用。


怎么做?基础是建立并完善城市地质数据银行,即信息共享平台,其主要功能是数据管理、三维建模、空间分析和专业应用。


数据管理方面,集成整合各类地质信息,形成全域统筹、涵盖地质各专业领域、涉及多比例尺和多时间尺度的城市地质大数据中心。目前,上海已创新建立了商业性地质资料的集群制度。

三维建模+空间分析,构建多参数、高精度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实现地质参数定量描述和地质演化的可视化表达;构建透明城市。


专业应用,构建面向用户的应用系统。面向不同层面服务对象需求,采用不同类别和层次的服务方式。


上海市城市地质工作面向特定对象,基于已有地质信息成果,为虹桥商务区、迪士尼园区等重点规划区空间规划提供基础支撑,为北横通道等重大基础设施规划选址提供决策依据。基于已完成的水土环境质量调查与监测数据,出台了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水土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目前已全面实施。地质调查摸清了滩涂资源总量、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并对主要滩涂资源现状及潜力进行了评价,成果直接用于上海2040规划,为上海宝贵的增量土地保驾护航。依据《水法》《上海市地面沉降防治管理条例》,制定了年度地下水分区分层管控采灌方案,有效控制地面沉降。


地质工作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应按城镇化全生命周期构建服务应用融合机制,贯穿新城镇选址规划、城乡规划、项目管理、规土综合验收、维护运营管理、地矿数据全面落地与动态更新等环节。


加快城市地热资源产业发展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所研究员  王贵玲


我国主要城市的地热资源主要包括浅层地温能、水热性地热资源和干热岩。


十二五期间中国地质调查局对全国336个主要城市进行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结果显示,其可采资源量相当于7亿吨标准煤,可利用面积为13万平方公里,但目前的利用量仅为2%左右。水热性地热资源,初步计算全国可采资源量有19亿吨,目前的利用总量是415万吨,发电只有2.81万千瓦的一个装机。雄安新区的浅层地温能初步估算可支撑不少于9000万平方米的供暖制冷面积,水热性地热资源可制成不少于3000万~4000万平方米的面积,两者加起来支撑200万~300万人口的供暖制冷需要是基本能够满足的。


可见,我国地热资源禀赋并不差,但开发利用的规模并不大。究其原因,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存在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回灌困难,地埋管占用地下空间、效率低,行政监管不明确,缺乏监测等问题。


水热性地热资源在勘查开发中,存在整体勘查程度偏低,资源家底不清楚,勘查开发利用技术存在瓶颈,人才后备力量相对薄弱,缺乏产业政策支持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如何推城市地热产业发展,需要加强全国水热资源勘查工作,摸清资源家底;在资源家底不明的情况下,要严禁商业资金的进入。同时,要加强设备研发,开展地球浅部能量转换机理,地热开采过程中的环境影响监测、评估与修复技术,热储回灌技术,热储开发防腐防垢,高温地热勘探设备和钻井技术,新型中低温地热发电技术、热储表征及开发技术,地热多能耦合发电技术,油田地热发电综合开发技术等研究。建立地热规范及开发管理体系,对地热资源勘查及储量估算、报告编制进行规范,研究提出勘查技术要求;编制地热资源矿业权设置方案,并提出实施保障措施;管理部门之间建立协商机制,强化对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统一管理;加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监测,实现对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数据的实时采集和监控。


城市防灾减灾要主动作为

重庆市国土资源房管局地质环境处处长  李少荣


重庆是全国地质灾害多发区之一,其中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面积约6.23万平方公里,约占市域面积的75.7%,没有地质灾害不易发区。经地质队专项排查,重庆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6412处,受威胁群众100多万人。


重庆主城区具有一山三岭夹两槽的特有地貌,形成了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的独特城市风格,这种平等岭谷地形导致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在主城和40个区县建城区里面,地灾灾害隐患点大概有1200处,占到全市总数的7.3%。


重庆市目前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国土资源牵头、地勘支撑、部门协作、基层组织、群众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思路。从2015年开始,重庆开始实行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片区负责人、驻守地质队员和区县地防站四重网格化的监测预警体系。目前,群策群防员有11442名,片区负责人有1194人,驻守地质队员有470人,区县地环站225人。13个地质队伍建立应急救援分队,470名地质队员防守区县乡镇一线提供技术服务。四重监测预警体系,建起巡查排查、监测预警、专家驻守、应急处置、督查督办五道防线,群专结合、群干结合,严防死守每一处地灾隐患点。


重庆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地灾防治工作,从机制、资金投入、考核问责和督查督办方面都加大了力度,先后组建了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和市地质灾害防治中心,2016年又组建了市国土房管安全应急调度中心,全市各区县也相应组建了区县级地质环境监测站。市政府还将地灾防治工作纳入渝东北、渝东南17个区县政府年度综合考核。


重庆市还建立了地质灾害群策群防监测管理信息系统,研发了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和调度指挥系统,实现了市、区县、灾害现场三方互联互通、远程会商、应急调度、信息报送等功能。今年开始实行专家备勤职守制度,有3~5个专家组,24小时待命。


近5年期间,重庆市成功预报和应急处置巫山县红岩子滑坡、巫山国宾酒店挡土墙垮塌、奉节县大树场镇滑坡等灾险情2500余起,避免了数万名居民群众伤亡。


加强城市地质灾害防治,建议严格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严防人为工程活动引发地质灾害、水环境破坏等影响城市安全的地质环境问题;对城市地质灾害开展综合治理,进一步为城市发展安全服务。加强激励政策研究,引导社会资金积极主动参与减灾防灾;建议加强新技术在城市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积极主动减灾防灾。

上一篇:我国能源需求已经达到峰值

下一篇:环保督查力度再升级 包装印刷等行业被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