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高安产区:三次提价,十多家陶企倒闭
2017-04-18 09:42 来源:矿材网 编辑:矿材网

 2017年陶瓷企业听到最多的就是环保、涨价、泛高安产区相比山东淄博、河北高邑等产区因环保整治导致的开工不足、产能急速消减,“泛高安”产区则三次提价,一些资金实力不强的企业,终究还是在2017年的春天到来之前,已黯然倒下了。

 高安产区2017开年投产之后,几乎所有厂家业务员的微信朋友圈每天都在转发厂门口等待发货的汽运长龙,紧接着的是产区连续三次的产品提价。

 遗憾的是,开局的利好并非所有企业都有福消受。高安的恒辉陶瓷、景陶陶瓷、金刚石陶瓷、能陶陶瓷(贴牌企业)、东阳陶瓷,上高的和发陶瓷,宜丰的和信陶瓷,萍乡的百纳陶瓷等企业,却倒在了春天的前夜。这些倒闭的企业,不少其实捱到了2016年年底,但是最终还是在开年之后资金不足开不起来,未能逃脱关门的命运。

 事实上,在高安市委市政府主导的环保大整治中,开春之后的高安产区投产并不轻松,捱到新年开工的陶瓷企业也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好在产区建立得较晚,建设时的环保标准较高,加之近两三年来企业在环保改造方面加大投入,做了大量工作。尽管环保工作中仍有不足之处,但是在与政府签订限期整改的责任书后,企业得以陆续投产。

 投产之后的产销形势之好,令很多企业有点措手不及。鉴于去年产区价格“跌跌不休”,有些产品甚至尚在运输途中就接到再次降价的通知,因此很多经销商年前并未囤货。加之其他产区因环保整治大幅减产,开年后市场货物紧缺,产区的销售形势因此延续至今。

 3月23日,高安市陶瓷行业协会发布《关于“缓解企业生存压力,统一上调产品价格”》的倡议,产区陶瓷企业积极响应。4月1日起,参加此次调价倡议的企业产品价格在现有基础上统一上调5%-10%。而这是开年之后产区第三次提价。

 有业内人士指出,开年的销售火爆,使得几家原本处于倒闭边缘的企业得以喘一口气。该人士表示,三次提价,每次都是几毛钱几毛钱在涨,这充分说明产区企业的利润在去年拼杀之后已然甚微,几家倒闭边缘的企业甚至在亏本经营。尽管终端经销商对此有些微词,但是市场需求决定了产品价格回暖。毕竟厂家的良性发展,对于经销商而言也是一份保障,厂家涨价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好事。

上一篇:江西再现陶企“亿元收购案”

下一篇:喜讯!大型矿山闲置设备交易会即将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