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瓷砖涨价10-20%,截止目前,瓷砖涨价仍在继续,成为陶企密切关注的热点话题,此次涨价还是因为陶瓷成本的供需不平衡导致的涨价潮。
自2016年8月份以来,煤价与运费率先开启“涨价模式”,随后涨价大潮滚滚而来——随环保政策的大幅收紧,各大原辅材料都被裹挟进入涨价大军,紧接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产业链,自上而下,剧烈影响下游行业的波动与震荡。
据陶企透露,煤炭、钢铁、化工原材料价格涨幅尤为明显。其中,广东地区煤价已从去年低谷时期的500多元/吨一路上行,狂飙突进,如今已攀升至每吨售价1000元以上。依此涨幅,以一条生产线每月用煤量2000吨为计,按现行的市场价,煤炭每吨上涨500元,每月生产成本将增加100万元,一年按10个月的生产周期计算,每条线年生产成本将增加1000万元。
纸箱采购成本的增加,也给陶企带来不小压力,据广东陶企介绍,去年低谷时期,纸箱价格仅为2.5元/个,而现在已经涨到3.7元/个,涨幅达到50%。“以一条日产能为16000m2的地砖生产线为例,每天的纸箱使用量为8000个,仅纸箱一项,一条线一个月的成本就增加30万元。”
除此之外,氧化铝、氧化锌、氧化锆、色料、片碱等原料成本亦大幅持续上涨,部分产品价格甚至创近五年来新高。这反映到瓷砖生产上,便是漫天飞扬的涨价通知。
据本报记者了解,自去年10月份开始,瓷砖涨价消息即已在业内疯传,到目前为止,多产区陶企已完成两三轮价格上涨。但陶企均表示,尽管厂家纷纷上调产品价格,但调整幅度远低于各项原料涨幅。
多位广东陶企销售负责人表示,广东陶企的品牌化运营较为成熟,品牌的特性是价格稳定,因此无论生产成本如何波动,广东企业的价格体系都相对较为稳定,但在持续上涨的成本压力下,也有陶企开始动摇,“开年来,我们的产品价格上涨了5%”。有广东陶企向本报记者表示。
而更多陶企则通过产品的推陈出新缓压。“我们今年推出的瓷片新品,价格对比原有产品高出30%。”佛山一家知名瓷片生产企业营销总经理告诉本报记者,尽管新品售价较高,销售压力较大,但在成本上涨压力下,这也是无奈之举。